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杨楠。
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礼仪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把这属于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今天《知识百宝箱》为大家带来的是小学生礼仪小知识。
首先给大家介绍“学校礼仪”
㈠进校礼仪
学生进校门,主动下车,与值日老师或同学互道“老师早”、“同学早”。
学生不在校园内骑自行车。
学生在校内遇到学校的、外校的老师、客人要行队礼,道“老师好”、“客人好”。
㈡课堂礼仪
老师进课堂宣布上课后,全班学生起立、行礼,齐声道“老师好”。
学生进教室迟到,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学生有急事需出教室,先举手,起立报告老师,经同意后再出教室。
学生回答老师提问,先举手,经同意后,起立回答。
学生上课时姿态端正,不吃东西,不随便下位走动。
上课不做小动作,不讲小话。
听到老师说“下课”后,全体学生起立齐声道“老师再见”待老师离开后,才自由活动。
㈢尊师礼仪
学生进入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
在老师办公室不随意翻动老师的东西。
若找老师有事,先立正,说明来意;与老师讲话,面对老师认真听老师讲话,离开时礼貌地向老师告别。
学生进老师宿舍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再进入,如果只有一个学生,房门必须打开,若老师房中无人,学生不得进入。
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指指点点,评头品足,尊重老师的人格和习惯。学生不得与老师闹意见,不得顶撞、辱骂老师,不得直呼老师姓名。
(四)仪容服饰礼仪
少先队员戴红领巾。
升旗、开学、结业或举行其他重大集会时,学生必须穿校服。
仪容服饰朴素大方、活泼、整洁、符合学生特点,扣好衣服。
女生不烫发、染发、不画眉、涂口红、画眼圈、涂指甲、戴金银手饰,不穿着地长裙或超短裙,不穿高跟鞋或拖鞋。
㈤集合礼仪
学校集合。学生分班整体入场,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做到“快、静、齐”,会中端坐静听。
升旗仪式时,全体同学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开学、结业或举行其他重大集会时,准时整队入场、退场,保持会场肃静,不随意说笑走动,不做与大会无关的事。
上台发言、领奖、表演时,走路稳重,从指定台口上下,在台上站姿端正,接受奖品、奖状时,用双手捧接,行队礼,然后高举奖状向大家示意。
台下同学要遵守会场秩序,注意听讲,适时报以掌声,不交头接耳,随意谈笑,更不能起哄、喊叫。
㈥环卫礼仪
随时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
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不在黑板、墙壁和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
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
㈦课余礼仪
课余休息,不大声喧哗,不追跑、不互相打骂。
不做无安全保障的游戏。
(八)同窗礼仪
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谈话要多使用礼貌用语,不恶语伤人。
不讥讽同学的生理缺陷和乱取绰号。
同学间不搞小团体、小集体,不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
借同学的钱、物要及时归还,损坏同学的东西要主动赔偿。
本期的红领巾广播站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红领巾小广播现在开始了!敬爱的老师们!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主持人**。本期小广播的主要内容有:《健康快车》。
下面我们进入《健康快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预防流感。
流感是一种病毒感染的传染病,人感染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能出现腹泻或呕吐等症状。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男:那么,我们小学生该如何预防流感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经常洗手,切断传播。
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和物件接触传播。因此,我们要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2.充足睡眠,恢复体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恢复体力的好方法之一。我们建议,每天保持30分钟的午睡习惯。另外,夜里的睡眠时间也应该充足,一般情况下,小学生要达到8—9小时的睡眠时间,低年级的孩子的睡眠时间则要达到9小时以上。
3.勤于锻炼,增强体质。
积极的坚持锻炼,既可以活跃思维,更可以增强体质。在学校里,除认真做好“两操”外,更要“坚持每天一根绳,跳出健康来。”当然,锻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