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红领巾广播稿——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专题
合: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a:伴着三月的春风,野徐中心小学红领巾广播又和你见面了!
a:我是主持人夏晋川。
b:我是主持人杜星月。
b:我们这期红领巾广播为大家准备的栏目有《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和《你点我播》。
a:今天是3月25日,星期一,今天是第十八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b:自1996年起,我国 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a: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b: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1996年初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当年3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中小学生第一个安全教育日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中小学安全工作。
a: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自1996年起,“安全教育日”主题分别是:
b:1996年:“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校安全工作”
a:1997年:“交通安全教育”
b:1998年:“注重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
a:1999年:“消防安全教育”
b:2000年:“保证中小学生集体饮食安全,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a:2001年:“校园安全”
b:2002年:“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
a:2003年:“大力提高中小学生及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b:2004年:“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a:2005年:“增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b:2006年:“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a:2007年:“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
b:2008年:“迎人文奥运,建和谐校园”
a:2009年:“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
b:2010年:“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
a:2011年:“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b:2012年:“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a:2013年“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
a:目前正进入春季多雨时节,也是中小学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高发期。所以我们要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活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b:另外,我们要认真听取学校老师给我们作的安全教育,注意游泳安全,不到江、河、湖泊和水库游泳,不搭乘农用车上下学,不携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切实提高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
a:我们要认真学习安全知识,积极开展逃生演练,熟练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主动遵守各项安全行为规范,做到“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使自己远离危险,平平安安,健康成长。
b:生活中最值得珍爱的是生命,最需要重视的是安全。生命是最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又是脆弱的,任何一次小小的意外都可能造成身体的伤害,甚至导致生命的凋零。失去了生命,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只有安全得到了保证,我们生命的花朵才能芬芳烂漫,我们美好的追求才能得以实现,我们拥有的一切才有存在的价值。
a:同学们,增强安全意识,保护自己从现在开始。
b:接下来我们为你播出的栏目是《你点我播》。播放歌曲~
今天的野徐中心小学红领巾广播到此结束,谢谢收听!再见!
第十四周国旗下讲话:
讲文明礼仪,建和谐校园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六(2)中队的_______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讲文明礼仪,建和谐校园。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讲究文明礼貌。在现代社会,讲文明,懂礼貌,对于形成“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明由细节构成。它在课堂上表现为:坐姿端正、凝神听讲、举手发言;它在课后表现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打架闹事;它在社会中表现为:上下楼梯一律右行,公交车上主动让座,接人待物礼貌周到。它在旅途中表现为:不践踏绿草,不采摘鲜花、不留下杂物。它表现在一声真诚的“谢谢”,一句真心的“对不起”,还有每日的“您早、你好、再见”之中。文明礼仪体现在细节上,落实在行动上。
说到这儿,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而我则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一个“请”字,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并赢得了对方的尊重与好感,也体现了列宁同志的高尚品质!
同学们,文明礼仪伴我行,关键在于有行动。我们要努力践行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每天都做文明事,人人都做文明事,让文明礼仪之风,象和煦的春风,吹遍整个校园,使我们的校园更加整洁亮丽,成为平安、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书香校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