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有一个学者写过一本书,叫做《无所在的故事》。他把人的生活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所在”,一种是“无所在”。
什么叫有所在的生活呢?他的描述是这样,就是你生活在一个固定的程序里面,比如说你每天从家走向单位,从单位走向菜场,然后从菜场走回你家的厨房。你的一生沿着这样一个固定的道路,重复着,偶尔有一点点意外。
那还有一种人生呢,叫无所在的状态。就是当你踏出家门的那一刻,你就不知道明天你在哪里,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你在每一个码头、车站,甚至每一个大街转角的地方,你都有可能因为踩住了一个少女的裙边,因为一声道歉,而产生一场意外的爱情,或者其他的故事。
我喜欢的就是这样一种无所在的生活,我的一生就这样走在路上。大家看见我已经50多岁了,还像一个老操哥一样地活着。
但是过去的我并不是这样。
我也曾经在有所在的生活中,度过了我的27年。在我童年、少年、上大学、青春,在我们那个年代,我1981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分到一个单位。每天上班,按照领导的部署每天做着同样重复的工作。
我是一个山里的孩子,每一个边镇小镇长大的孩子,都对外面的世界有一种向往,都渴望走向远方的道路。远方一直是我们心中永恒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