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个例子,我上周在美国待了一个多星期,到美国第一天我就上网查找到一盆花,我觉得很好,我想把它买下来,就在那个网站上写了单,其实我是先 进入Amazon查到那个花,它可能在Amazon做了广告,或者Amazon host它的网站,因为是第一天,我想我要待一个多星期,一定能收到这盆花。下完单以后我才想起来,得看看什么时候才能到。再一看,发现我们的这些植物通 常要两到三个星期才能让你收到,为什么呢?它的配送规则,是星期一配送到加州或者西海岸去的,星期二送到哪里,星期三送到哪里,每一天送的是不同的地方。 由于配送的地点是在美国东部,这样就可以所有的地方都能够在周末之前能够收到,或者说是不至于使得这些货品,尤其是这些活的,像植物在仓库里过一个周末。 这个其实是在我们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很不习惯了,我们现在习惯的是每天三次配送、或者每天四次送,所以当天下午下单,当天晚上收不到就很习惯。但是美国消费 者,大概需要两到三个星期才能收到货,这是中美现在电子商务的现状。所以我们看到网上零售占比在中国占到6%,在美国也占到6%。这个比重是一样的,中国 网上零售增速去年85%,美国去年是15%,这个差距就已经很明显了。而之所以有这样的差距,是因为我们利用了互联网,能够迅速做出一套比线下产业更具有 竞争力的东西。
所以电商是这样的,我们每一个能想到的垂直领域都是这样的。再比如说旅游,中国的星级酒店大概总共有八九千家,绝大多数酒店都是只有一间店,都 不是连锁的。而美国很不一样,美国绝大多数星级酒店都是连锁的,他们的订房、管理都是非常成体系,及早的预测什么时候人多,什么时候人少,在网上下单,到 他们的网站上去可能能得到最多的优惠。而中国的酒店订房确认还只认传真,既没有规模效应,又没有使用先进的技术,这就使得我们的OTA()在中国的旅游方 面的网站,携程也好、艺龙也好,去哪儿也好,都能获得比美国的同类counterpart,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线下没有做的事情,我们依靠 互联网的力量、依靠互联网的技术,依靠互联网人的思维,依靠互联网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竞争力,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的,再比如出版,在美国可以看到,像亚马逊最早是在网上卖书,后来是卖电子版权。我们中国为什么这东西没有起来呢?其实中国 没有必要让它起来了,中国的出版业是管得很死(heavily regulated industry),要拿一个书号是很不容易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互联网起来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让这样的出版业接着生存下去?我们看到像盛大文学,就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