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与各地的信用环境建设情况有关系。过去,有一些省市曾经因为信用环境问题吃了很大亏,导致投资的少,客户往来也少,银行对这样的信用环境也不太放心。这些年,这些城市把自己的信用环境建设当做生命线来抓,两三年就见到明显的效果。
我个人觉得,这种地区间的差异确实是蛮大的,甚至于数字表现得让人不太容易理解。对此,要加强研究分析,在研究分析过程中有些结论可能经不起推敲和检验,没有抓住要害,但是这个过程会有助于大家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总之,我寄予很大希望,希望我们的金融论坛、媒体、研究机构包括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内部的研究机构,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
再有,我注意到现在很多商业银行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工作,下一步应该加强信息交流,共同促进和提高。这既有利于银行合理安排资金、提高信贷决策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各地建设良好金融环境的竞争意识,通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里,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来了解信息、研究问题。对于金融生态的地区差异问题,大家会对研究机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看法高度关注。同时,这种地区间差异问题及其研究也会反过来促进国家和政府部门从立法、司法、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方面共同努力,搞好金融生态环境。我相信,只要我们把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金融生态环境的改进、金融监管的加强和宏观经济条件的改善这四个方面统筹兼顾、综合推进,就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促进我国金融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并对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较快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谢谢大家。
金融论坛大会精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