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管理服务的适应性——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在管理上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严禁违反“七不准”规定;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优质服务和宣传教育为主线,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多变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基层基础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
(1)基层政权尤其是村级政权建设亟需加强。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班子建设、干部工资、工作经费等问题。
(2)村级计划生育基础设施不健全状况亟待改观。包括人口学校、服务室建设,能向群众提供发放药具、宣传教育、孕情监测等各项基本服务。
(3)乡镇、街道服务网络的能力亟待提高。重点是急需加强计生服务站建设,能够向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4)计划生育薄弱村的帮扶转化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5)城市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还很薄弱。从我区情况看,一方面,我区×××社区居委会成立时间短,由于工作量大,人员少,加之社区计生干部自身业务又不熟练,以致社区计划生育属地管理服务工作还远未走上正常轨道;另一方面,一些物业管理单位还没有真正按省颁发的《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在社区居委会的监督领导下具体承担管理辖区居民计划生育的责任。一些企业没有落实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
2、各级计划生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基层计划生育干部的思想和整体工作素质距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存在着xxxx不适应:
(1)习惯于“计划”思维,不习惯“市场”思维;
(2)习惯于降低生育率,不习惯稳定低生育水平;
(3)习惯于管理,不习惯于服务;
(4)习惯于“被动”,不习惯于“主动”;
(5)习惯于“围上”,不习惯于“围下”;
(6)习惯于直接手段,不习惯于间接手段;
(7)习惯于数量指标,不习惯于结构指标(指考核标准);
(8)习惯于惩罚手段,不习惯于奖励手段;
(9)习惯于工作实践,不习惯于学习理论;
3、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和措施难以落实到位。目前,计划生育有很多奖励优惠政策和措施都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例如对年满14周岁的独生子女父母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放弃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重奖等;就是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有很多地方也未落实好。我区23xxxx村(居),目前以现金兑现2003年独生子女奖励费的有13xxxx(占58.4xxxx),以抵顶“两税”兑现的有5xxxx,未兑现的还有有3xxxx,有的镇个别村已累计欠兑群众独生子女奖励费近4xxxx元,引起群众上访到市。
4、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资金缺口很大,但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国家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的试点工作如果在全国推开,县级财政的压力非常大。目前,我区要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各级都急需大量资金投入。
5、城乡深化改革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税、人口流动等。人口的大量流动,对落实管理服务措施带来了挑战;城市扩张、国企改组,对现行管理体制带来了挑战;税费改革继续深化和资金来源渠道不断减少,对建立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带来了挑战;深化城乡户籍改革对实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带来了挑战;相关领域法律法规体系的日趋完善,对计划生育传统管理和服务方式带来了挑战。
6、一些领导同志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认识不足。从主观上分析,主要是有的领导同志精力集中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对长远的人口分母效应不够重视;对新形势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认识不足,存有盲目乐观、松懈麻痹情绪。目前,基层有不少基层领导并没有清醒的意识到计划生育工作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和转折。我下基层时,经常有村支部书记对我讲:计划生育搞了几十年了,老百姓都没有超生的了,干吗现在越搞越复杂,越搞越虚,只要控制没有超生不就得了。可以说有这种认识的在我们村计生主任中也不在少数。这些片面的认识,都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认识不足,思想仍停留在或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那一套旧的思维和管理办法上。韩寓群省长在今年全省计划生育工作电视会议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