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半殖民地的专制国家,人文主义教育趋于腐化,各种思想泛滥,中国混成一团,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
新中国成为以后,为改变人们封建的思想和落后的科技,党和国家兴办教育。第三代领导集体以科教兴国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在这二十多年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他们又用知识谱写着中国辉煌的明天。但是,这种重智轻德,重科学轻文化的科学主义教育,使当代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在面队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抉择中失去了方向,因而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占据了中国。"文化侵略"绝不是危言耸听。 当代中国教育几乎盘否定了传统人文精神,造成了传统人文精神中精华与糟粕一起失落的后果。其次,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不能用本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想来思考社会。道德的力量、理性的力量小于金钱物欲的力量,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感、义务失落感,仁义礼智信,被人们抛之脑后。现在的中国已经不能再叫做"礼仪之邦"了,那种国度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了。
这种现象固然与当代中国由于社会转型所产生的价值观失控有关,固然与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有关,方法有关。但是,笔者认为,学校教育缺乏一种根之于民族生存土壤中的深厚人文背景,学生普遍缺乏道德理性能力和科学理性精神,以科学主义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对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排斥,是根本的原因。
因此,教育改革的目的必须旨在改革受教育者素质,思想观念。教育必须在各阶段中体现出一种人文主义的色彩。这就需要社会本身培养出一批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各科教师以及创造出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教育方法,真正使学生在各科的学习中深受到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受之熏陶,使之具有一定的"外来文化"的抗体,并理性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韩愈曰:"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深深的表明了"传道"的重要性,数千年来,我国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教育传统。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它的教育要想获得真正自主的发展,都不能只是满足于国外教育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而应该把学习国外的经验与弘扬民族优良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否则,易于失去民族教育的主体地位及特征。总之,现阶段的教育应转向于传统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共进退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教育者方面下功夫,同时研究出怎样的一套教法、教学方案也将是我们教育事业重点解决的问题。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