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欣喜的是,自 1995 年年底以来持续开展的大规模“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以风卷残云之势极大地震慑了不法分子,有效地净化了我们的“精神空间”。但不容忽视的是,在“驱邪”的同时,有关部门更应及时加大“扶正”的力度和深度。因为有害的精神产品往往是在原本健康充实的“精神空间”发生残缺或断层的时候乘虚而入的。以影视片为例,每年摄制的故事片和电视剧都有几千部,其中少儿片大多是在 10 部左右,这对于占全国人口总数近 1 / 3 的群体显然很不公平。而国外引进的动画片则显得过多过滥,其中还夹杂大量不健康或不合我们国情的内容。此外,适合孩子们学唱的歌曲也少得可怜,当前许多歌曲创作似乎除了“爱情”题材就没有什么值得歌颂和赞美的了,害得小小年纪的儿童们也“别无选择”地唱起了“情”呀、“爱”呀、“哥”呀、“妹”呀的,这难道不是创作导向上的一种悲哀吗?与此同时,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硬环境”的状况也不容乐观。许多“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摇身一变成了营业性舞厅、卡拉 ok 厅、电子游艺室甚至夜总会,许多图书馆、新华书店或改弦更张挪作它用,或因资金拮据难以为继。面对如此尴尬的窘境,我们不禁发出源于心灵深处的呼唤:为了我们共同拥有的明天,请留给子孙后代们一方“净土”吧,重塑那块本应属于他们的精神家园!
应当指出的是,我们的地方政府,我们的文化界、教育界、企业界,在制订总体规划时,在出台一项地方性法规时,在兴办一项事业、上马一个项目时,除了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外,还应当看得更长远一些,考虑得更全面一些,心中时刻装着我们的下一代,时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着想。因为,青少年是明天的太阳!
江泽民总书记经常说:“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把怎样的一代人带入 21 世纪。”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也将把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为主要议题。更令人鼓舞和振奋的是,近年来,从连年捷报频传,数量和质量均双丰收的“五个一工程”,到今年初中央电视台面向少儿观众隆重推出的“六个一百计划”;从青少年踊跃观看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到广泛开展的升旗仪式,到气势恢宏的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50 周年活动,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的凌云壮志,显示了全民族同心共筑“精神文明长城”的豪迈气概,同时向世人昭示:中国的明天一定大有希望!
朋友们,让我们时刻铭记——爱护下一代就是爱护中国的明天,关心下一代就是关心中国的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文明、清新纯净的“精神空间”!
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