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家书请刘XX同学朗读。
男: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以及抗日战争精神的主线,在8年的浴血抗战中,它所激发出的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激励中华儿女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不畏强暴,反对外敌入侵,"爱国"被赋予了更加神圣的意义。
请张XX同学朗诵读后感《重读抗战家书 礼赞民族复兴中国梦》
重读抗战家书 礼赞民族复兴中国梦
2015年清明节前夕,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重读抗战家书》系列节目。通过诵读家书祭奠抗战英烈,让新时期的中华儿女感受民族抗战将领不屈的爱国情怀与铮铮铁骨。战争的硝烟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散去,岁月消褪了伤痕,却无法抹去人们情感的共鸣。抗战英烈留下的一封封家书,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英烈们用生命对"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战火中牺牲的将领,永远为后人铭记,泛黄的家书默默诉说着英烈们的忠烈情怀。抗日将领张自忠将军在1940年5月16日的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他是抗日战争阵亡将士中军衔最高的将领,周恩来总理曾称赞他:"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将军留下了两封信,"仰之吾弟如晤,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另一封家书则由将军的长孙张庆宜在荧幕上含泪诵读:"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将军的家书简短却铿锵有力,字里行间展现了他奋不顾身、抗战到底的决心,演绎了"尽忠报国、取义成仁"的壮烈凯歌。正是一位又一位像张自忠将军这样毫不畏惧,时刻准备为民族大义慷慨赴死的英雄,才让中华民族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最终获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把"爱国"放在了首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以及抗日战争精神的主线,在8年的浴血抗战中,它所激发出的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激励中华儿女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不畏强暴,反对外敌入侵,"爱国"被赋予了更加神圣的意义。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强盛、百姓富足。中国逐步树立了大国形象,我们追求和平,所以我们回顾历史,通过抗战家书穿越时空,与英烈对话。中华民族曾经遭受过深重的苦难,我们更应珍惜和平,自觉弘扬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发奋图强,建设强大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无数的英雄用鲜血谱写了壮烈的抗战史诗。伟大的思想家与革命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烈士远行,精神不朽!重读这些沉甸甸的抗战家书,是对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礼赞,对我们又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清明祭英烈,缅怀丰功伟绩。他们的浩然正气和献身精神将永驻人们心间,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共筑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