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的叙述方式。一是按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也就是时间顺序。比如说写如何加强选拔任用干部的监督,在选拔前、在选拔中、在选拔后,按这三个环节去写,在选拔前详细制定方案,在选拔中全程监督。选拔后要进行公示,按照事件的逻辑时间顺序把信息的主题写出来的,这叫自然顺序。二是按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分别是递进、并列、因果、主次,刚才“三评一示”的信息就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先是党员自评,然后群众参评,最后支部考评,第四是考评结果公示。还有一种是并列式的,比如《舒城利用五大课堂给村组织书记扩能充电》,五大课堂分别是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空中课堂、田间课堂和**课堂,这五大课堂是属于并列关系的,在写信息主体时一定要处理好小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4、背景。背景主要是说明情况发生的历史、环境或原因。背景不清,也是组工信息写作中常见的不足,让人看完信息后会觉得不知所云。背景写清了,就很容易让人知道信息的前因后果,清楚为什么要制定这样一个政策。有一篇《舒城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强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光看标题,我们看不懂,在主体部分,对信息标题关于区域性人才高地进行了介绍,一、围绕产业发展,构建政策吸引高地,为承接产业转移集聚所需人才。二、盘活现有人才资源,为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人才高地夯实本土人才基础 三、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为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人才高地提供创新型人才保证。四、制定优越的人才制度,为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人才高地提供制度保证。四项措施构筑我县的区域性人才高地,大家一看一目了然,非常清楚。
(四)组工信息的不同类别(写什么类型)
1、按写作方法和特点,分三种。一是专题性信息,它体现的是一个“专”字,对上级的文件、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实行及时、准确的专题专报,比如说单一叙述贯彻落实市委、县委组织工作会议情况、纪念建党90周年和庆“七一”活动开展情况,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情况、村两委换届选举等方面的工作信息都叫专题性信息;二是综述性信息,围绕某一个主题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对某一个区域某一方面工作在某一个时期的整体情况进行综述,比如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对全县各个乡镇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通报,要根据各乡镇上报的信息,突出重点,进行总结归纳,把各乡镇的开展情况逐个进行介绍,形成一篇信息对各乡镇的创先争优活动进行综述;三是述评性信息,就是信息和评论兼而有之,前半部分客观的对信息进行介绍,最后一段对信息进行评论。如某县报送的一篇信息《××县20余名公务员被“开除村籍”》,前一部分对××县20多名有农村户口的公务员被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等部门要求,从农村迁出户口,办理农转非,退出村集体社员身份。最后,对该事件进行了评论“不少公务员争当农民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驱动,身为公务员,既可以在机关获得相应的收入和待遇,又可以做为农民在农村获得征地赔偿和村集体分红,而最终受损的,是农民的利益”,对上述的事件进行了一个评论,就是述评性信息。
2、按内容,分六类。一是思路类信息。重点是反映单位一把手或主要领导的工作思路和一些指导性的信息。领导思路信息大多数都来源于领导的讲话、总结和调研材料。比如说,今年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今年基层党建工作的主线是什么,重点是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把这些整理提炼观点后就是一篇信息,把领导的讲话内容提炼概括整理一下,也就成为了一篇领导思路信息。二是动态类信息。就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状态,反映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进展情况。比如说某乡老党员躺在床上交党费,把这个事写出来就是动态的信息。动态类信息按照信息的发生时间可分为已经发生的动态类信息和即将发生的动态类信息。即将发生的动态类信息写出来就是领导了解情况把握局势的主要依据,动态类信息时效性比较强,一般在报纸上用的比较多。三是经验类信息。这样的信息大家写作和报送的最多,也是写作的重点。经验类信息就是对自己的工作、工作中的一项或者某项有套好的做法或者好的经验进行概括,这就是经验型信息。第四是问题型信息。重点是反映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阜阳有一篇反映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后出现的问题。撰写了一篇当前农村支部换届选举中的非正常现象应引起重视的信息。它提出了一是大量退休下岗失业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向农村;二是以农村党支部为单位的党员群体家族化苗头明显;三是外界裙带关系交织其中;四是历任干部存在不安定因素。这篇信息反映的很及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