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栽绿化带17公里,面积×××万平方米;栽植行道树15000株;建街头绿地×××个,面积200×××平方米;“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树立了南充“南大门”的美好形象。四是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李渡、安平、大通等×××个省、市、区试点小城镇,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农民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到小城镇经商办企业,推动了小城镇的繁荣兴盛。
(四)改革开放成果显著。一是机制、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完成了区内×××家国有集体企业实施了破产、转让、拍卖或股份制改造;完善了乡镇建制和区级机关与乡镇行政单位的机构改革;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大病医疗统筹等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清理、整顿、关闭了农村合作基金会,清退了区级机关和乡镇临时人员。二是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坚持借助外力求发展,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思路,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中压倒一切的大事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进各种项目×××多个,利用外来资金13亿元以上。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投入1亿多元资金,引进了南充高中,在嘉陵建起了新校区,将向阳中学整体搬迁到区城,新建和改建了三所重点小学。南充高中已跻身全国1000所重点中学之列,改变了区城无高中的历史。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入广泛地开展了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适时开展严打整治,有效地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为嘉陵发展营造出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家乡的发展优势日益显现
(一)区位优势明显,是兴商办企的好场所。区城处于×××西南门户,位于成都——南充——重庆三角经济贸易区接口处,西距成都327公里(成南高速公路通车后只有210公里),南距重庆216公里(南渝高速公路通车后只有140公里),北连×××中心,滨江大道、桓子河大桥明年建成后与市中心联系将更加紧密。区城依山傍水,地势平坦开阔,处于全市饮用水源下游。国道212线、318线在区城交汇;建成的达成铁路、马上开通的成南高速公路和拟建的南渝高速公路、兰渝铁路纵贯嘉陵全境,且有货站和出口。嘉陵江主干道流经全区×××个乡镇,达×××多公里,水上交通十分便捷。×××迎接着滚滚人流物流,蕴藏着勃勃商机,实为投资兴商办厂的理想之地。
(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加工业发展前景广阔。全区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2001年粮食总产量达3亿公斤以上。已形成蚕桑、水果、畜禽、蔬菜、水产五大支柱产业,其中水果年产近×××万公斤,年出栏生猪×××万头、山羊×××万只、小家禽×××万羽,年产茧300百万公斤,年产鱼×××万公斤,有成片蔬菜×××万亩,品种达×××多个,仅冬菜年产量就达×××多万公斤。丰富的粮食、蔬菜、肉
类、水果、蚕丝及皮革,为食品、果蔬、服装及工业品的生产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三)人文景观众多,旅游业开发潜力巨大。生态旅游景点有太和白鹭、凤垭山农业综合开发区、西河胜景、木老“市外桃园”等:太和白鹭,人鸟相依,一派祥和,世界罕见;猪山森林公园,因势象形,景观独特。人文景观有七宝寺、田坝会馆等:建于明德十年的七宝寺仍保持古建筑风格,规模宏大,寺内茂林修竹,古柏参天,曾是川北地下党活动地之一;清代乾隆时期建造在我区双桂镇的田坝会馆、棉花会馆、江西会馆,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已动工新建的香江迪尼斯乐园可望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水上休闲娱乐中心;滨江花园构思巧妙,造型独特。这些旅游资源都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四)发展环境十分宽松,投资回报率较高。一是有优惠的政策环境。×××工商局将我区列为民营经济试验区,可实行“先发展、后规范”。我区仍将继续享受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各项特殊优惠政策,中央、省、市在资金、项目上每年都会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有优质的服务环境。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确立并坚持“招商引资在经济工作中压倒一切”的思想,建立了“招商引资工作大厅”,实行“一条龙”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