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为乐?
女:首先,以竹为器乐,是因为劳动人民方便就近取材,而竹音的情趣,明亮又能很好的表现劳动人民对家园的依恋之情。也吻合了中国人民农耕文化而陶冶的安逸恬适的审美情趣。
男:其实,不只是少数民族,中国文化给“竹”赋予了太多内涵了,书中有竹,诗中有,竹,音乐中当然更少不了竹,苏东坡不是说:“不可居无竹,无竹合人俗”吗?托物言志,是中国文化创作的一大特色。
女:不只是借物、托物,更有对“他山之石”的改造与化用,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洋为中用的例子,请欣赏扬琴重奏,两首外国乐曲,1.《马刀进行曲》2.《达姆.达姆》。
演奏者:周映云等,请欣赏。
五、扬琴重奏(毕)
男:继续请教,今年世界扬琴大会在北京召开,难道不是因为中国的扬琴发展历史最悠久吗?为什么说是洋为中用?
女:扬琴的扬,原名“海洋”的洋,顾名思义,说明是以海洋通过航运传进中国的,但中国对扬琴进行了改造,原来琴弦仅二码,现多到四五码,音域拓宽了几倍,敲击棒也由木质改为竹质,更柔韧。由于它在和声方面的丰富性,现成了我国民乐伴奏中不可或缺的乐器。
男:音乐,其实是无国界的它是人类沟通情感的最好的共同的语言,你听《马刀进行曲》就不仅能想到热情奔放的舞蹈场面,**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不也应和着那奔放的节拍吗?《达姆.达姆》是一种打击乐曲,曲中歌唱的旋律描写了阿尔及利亚人民活泼开朗的性格不也是人类共通的吗?
女:音乐形象无疑有共通的地方,但也有更多独特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来品味一道纯正的佳肴,请欣赏乐舞——《春江花月夜》,表演者:傅华强、沙里晶等
六、《春江花月夜》(毕)
女:刚才这段乐舞怎么样,纯不纯正?
男:太美了,乐美、舞美,让我想起孔子在齐国看《韶》的演出后说的话:“余音袅袅,绕梁不绝,三月不知肉味”啊。
女:前不久,网上评出观众推荐的中国器乐十大名曲,“春江”的古曲和琵琶协奏曲同时登榜,可见大家对它的喜爱。
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毕竟是千锤百炼的精品,多少代人的智慧结晶啊。
女:看来,你是一个追求纯正的完美主义者。
男:不对,纯正是主食。一味纯正也会营养不良的。下面给大家变变口味,下一个节目,民乐联奏,曲目嘛,暂不披露,看大家能不能听出来?演奏者马益民等,请欣赏。
七、民乐联奏(毕)
男:听出了几首曲目?
女:好像有六首吧。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