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标志着我县财税工作“十一五”期间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五年来,我县财税收支规模不断扩大,财政实力持续增强。“十一五”时期,全县累计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4亿元,比上个五年增加4.8亿元,年均增长19.7%。全县累计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1.3亿元,比上个五年增加36.5亿元,年均增长22.62%。财政收支总量分别增长了2.46倍和3.09倍。财政收入结构更加合理,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63.8%,比提高11.8个百分点,人均一般预算支出由的575元增加到的1753元,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为保吃饭、保稳定、保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五年来,我县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民生得到持续改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支农惠民补贴全面落实,用于民生支出总额近40亿元,为民生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年来,我县财税政策不断完善,财政支持经济能力不断增强。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建立健全税费和财政资金支持体系,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确保财政收支在困难中保持平衡。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区发展、试验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工作,财税调控经济职能和服务社会事业发展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年来,我县财政改革不断深化,财政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财力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由的4.8亿元增加到的14.2亿元,财政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预算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精细化,实行“零基预算”和部门预算,保证了财政资金科学分配。政府采购管理进一步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制度逐步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光山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光山财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五年来,我县财税工作通过狠抓增收节支、完善管理制度、深化体制改革,实现了收入平稳较快增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了财政“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五年来,我县财税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全县财税广大干部职工克难攻坚、勤勉敬业、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支持财税工作,积极协税护税的结果,也是各相关部门团结协作,积极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各级各部门及财税战线的全体干部职工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财税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作为贫困地区,我县财力较弱,财税收入的总量和质量不高,财政自给率低,对上级依存度高,社会事业发展仍处在较低水平,改善民生任务艰巨;二是主体财源结构单一,基础脆弱,财政增收基础还不稳固;三是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资金总量上的不足和各部门各单位刚性需求不断加大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四是财政性资金的管理与监督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务必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二、当前的财税经济形势和对策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不确实因素仍然较多。因此,认真分析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对于做好今年各项财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机遇多。从国家政策导向看,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国家将继续实施新增投资计划,有利于我县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当前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农村综合改革实验区及潢光一体化建设,都将为我县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从财源方面看,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始显现,“两区一城”发展形势喜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增强,一批投资大、支撑带动作用强的优势产业、优势项目落户光山,为光山培植了一批骨干税源。我县的钼资源、石英砂资源将会逐步开发利用,将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动。从财政自身发展看,我县财税各项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聚财、用财的能力显著提高,收入、支出质量明显改善,财政收支规模迅速扩大,财政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财政改革不断深入,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建设基本完成;财政管理趋向完善,建立了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