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压力大。首先,政策影响。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已明确,今年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及省、市(县区)分成比例,提高县区津贴补贴,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调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扩面,全面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和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这些政策的实行,都需要财政增加支出进行保障,势必增加财政支出压力。其次,在收入方面。我县经济既面临不少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一是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难以根本缓解,经济大幅提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二是国家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调整增值税征收范围、继续对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等,都会减少收入。目前,我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收入、人均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增速等指标均低于全省全市水平。三是受国家政策调控和县内骨干企业停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今年财税收入增幅可能有所回落,财政收入增速压力进一步加大。其三,支出方面,我县是要饭财政,财政支出增幅远高于财政收入增幅,新增财力不能满足刚性需求,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需要将全县新增财力的50%以上用于教育支出,加上保障房建设、扩大内需投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津贴补贴调整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全县推行新农保、全面推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等,需要大幅增加财政投入,财政支出压力特别大。
总体上看,今年我县的财税工作,既存在发展机遇,又面临巨大压力。面对机遇,我们要乘势而上,乘势而为,把发展机遇转变为发展优势;面对压力,我们要有更大的决心,迎难而上,主动应对,积极应对,科学应对。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变压力为动力,就一定能把今年的财税工作做实做好。
三、全力抓好2011年财税工作
根据县委经济工作会和县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今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较上年增长13%,税收收入增长15%,税收占比达到65%。“一财两税”部门及各乡镇、办事处、园区、管理区的具体收入目标任务,会上已发文明确,各乡镇、办事处、园区、管理区及“一财两税”部门要围绕这个目标任务,紧盯不放,加大力度,确保完成。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力加强税源建设。一要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利用财政信用担保、拓展公共财政职能来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开展担保、联保、分保、互保、再担保等业务,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全县经济结构调整、扶植和壮大支柱行业和骨干企业,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二要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的原则,大力整合资金。通过整合,增加规模效应,提高融资能力,盘活间歇资金,实现滚动发展。财政资金整合坚持分级管理、分层整合,扎捆使用、项目整合,统筹规划、间歇整合三个原则;搭建财政资金整合平台,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充实担保资本金,做大做强担保体系解决重点工程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完善综合预算,实现滚动发展。三要继续加大对产业集聚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对从产业集聚区集中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收入,实行核定基数、超收返还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加快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增强其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要坚决落实对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奖励政策,坚决兑现各项招商引资政策,该优惠的坚决优惠,该减免的坚决减免,确保重大项目落地,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二)严格财税征收管理。一要强化财税征收力度。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征税、协税、护税力度,继续依法组织收入,努力扩大收入总量,提高收入质量,把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总量作为筹集财政收入的主渠道,走上依靠税收增长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良性轨道,提高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严格税收纪律,对税收收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减免、截留和挪用;要严格依法征税,既不收过头税,又必须坚持应收尽收。要加强车辆、房地产等新增税源的征管,一律按照先纳税后办证的规定办理。地税部门要继续加大土地增值税和房屋租赁税的征收力度,二要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的收缴入库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和国库收缴管理规定,及时将各项非税收入收缴入库,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擅自减免、滞留或坐支财政收入。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2011年全县财政收入管理意见》,今年,为切实加强对非税收入这块的管理,县财政将村镇建设发展服务中心这块的规费收入集中调控15%,作为对乡镇非税收入完成情况的奖励。在此,需要向各乡镇讲明的是,调控的这部分,仍是乡镇的收入,完成任务的仍奖给乡镇,县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督促乡镇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三要继续加强土地出让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