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纠正重错码,花了多大的力气,大家是记忆犹新的。所以为了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唯一性,一定要坚持由我们统一赋码。也要看到信息交换对更新我们垃圾码有很大好处。 二、做好代码工作的几项具体要求 对代码工作的具体要求,首要的还是对代码数据质量的要求。这里有老的要求,也有与时俱进、赋予它新的内涵的问题。我这次提出代码的数据质量是指代码质量要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代码的质量意识;二是重、错码的控制问题;三是代码数据库的质量问题。 首先,有没有代码的质量意识是代码质量保证的根本。这是从代码工作的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曾经花过学费,出过很大代价的经验总结。一些从事代码工作比较长的同志都会记得。在过去管理水平比较低的时期,切码段赋码,一直切到县。大量的码段冗余,大量重错码的出现,使人甚为担扰。不改变那个状况,大家多年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我们就无法向国家交卷了。但是当时确实有的同志不愿意下这个功夫,甚至认为过多暴露质量问题是否会有负面影响。我们从代码工作的长远发展考虑问题,还是提出了坚持质量第一的口号,还是开展了大规模的清理重错码工作。为了一个错误证书很多地方都是上门一个一个地讨回来的,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代码能有今天的社会应用形势,应该说与我们的质量意识比较早地建立起来有关。每次开代码会我首先提的都是代码的质量,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过去的经历。代码的质量问题是每天都要讲的,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赋大量的码,这是一个扎扎实实的工作。积以时日就会产生显著的效果。这就是代码质量意识的作用。代码中心每年都要组织召开代码质量的专题会议,这是对的,我是支持的。据了解大多数地方的同志对代码质量也是比较重视的,这很好,希望能坚持下去。我看到一些从事代码工作的新同志,有些是地方的室主任,有些是所的领导,责任很重,对那段历史又不太清楚,应当特别重视建立代码的质量意识。要发挥那种对代码工作兢兢业业的精神。 第二讲重、错码,目前代码重、错码质量控制有了比较好的手段,一是联网,二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质量水平能达到重、错码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这是成绩。但要清醒地认识到还是存在一些重、错码,尽管这些重错码主要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但遗留问题也还是问题,因为从代码应用部门看,它还是我们工作的不足呀。我们需要高标准,严要求,使它趋近于零。不要用这是以前的旧帐,与我无关,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待它。应用部门就要求我们应该达到零差错,银行就是这样要求我们的。 第三讲代码数据库的质量问题,听代码中心的同志汇报目前代码质量,重点抓的是代码的数据库质量,就是针对每一个代码对应的单位基本信息采集的质量。首先要求不能有空缺、漏项,二是采集录入的信息要准确,不能填错项。代码工作不仅是发一个码子的工作。也包括了基本数据的采集工作,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这个数据库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的潜在价值。它也是代码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代码数据采录的质量低下,会使这个价值大打折扣,甚至不能启动代码数据库的社会应用。 我曾说过重码、错码的问题不解决,代码没人敢用。同样的道理,如果代码数据库的质量太差,信息不准确,那么花那么多精力汇总起来的数据库也是一种浪费,不能使用。所以提高代码数据采集的质量,是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对代码质量的新要求,而且是一种紧迫的要求。现在的数据库中填写的很不规范,据反映有的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叫不知道,有的叫123,身份证号有的9位,有的11位,都是很明显的错。这种数据质量不提高,囫囵吞枣地对社会提供服务,我们会很被动的,这种情况尽管是局部的,但是人家会置疑我们整体的工作。希望大家不要掉以轻心,满足目前取得的成绩而固步自封。代码的质量工作讲的很多了,也比较细了,关键是提请大家要重视,这是代码工作发展的基础。对代码数据质量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今后哪个省的代码工作做得好,代码数据质量是个硬指标,其他各项工作都不错,但数据质量很差,评选先进时可以实行一票否决。 第二个要求是,要进一步加强代码的社会推广应用。面向经济建设,以赋码为基础,以应用为目标,坚持质量第一,加强系统管理,突出推广应用,把代码工作提高到一个新阶段是96年制订的代码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实践。说明这个总体目标是正确的,代码的活力就在于社会的应用。通过我们与税务、工商、银行、人事、外汇、统计、公安、安全等部门联合发文,代码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目前,一个单位没有代码,在社会开展很多业务都难以行的通。在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的建设中,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我们牵头来建设,原因就是代码已经有了一定水平的社会应用。我们原计划加快代码的立法进程,以法为基础,进一步全方位推动代码的社会应用,客观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我们的态度是,不管有多太困难,我们还是要坚持做工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