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相关工作。 学习支持服务中心成立后,马上要开展的工作:1、清查所有开放教育课程的资源,包括文字、多媒体和网上资源,包括省校和试点分校及教学点,按试点和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组织各级电大进行配置;2、为各级试点单位复制、配置双向视频课程资源;3、筹建学习支持服务中心的网页或网站;4、组织全系统解决开放教育学生的实名注册率的问题;5、组织开展第二届网页和媒体资源大赛;6、制定并下达下学期开放教育、成人、高职开课一览表;7、组织系统如实统计文字教材到位率;8、筹备第二次东北地区媒体资源协作会;9、推进省管课资源建设的进展。请各市电大支持省校学习支持服务中心的工作,并积极组织本单位开展学习支持服务工作。 三、关于市县电大评估和指标体系的把握、理解问题; 与中期评估相比的变化:1、中期评估的落脚点是变化,总结性评估的落脚点则是发展,因此我们要把各项工作做实,有利于发展的模式要积极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发展的经验要要认真总结和提炼,有利于发展的创新要努力地去探索和突破;2、这次评估的性质是总结性、验收性,因此与中期评估相比39个观测点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的关键词是应用、效果、经验、质量、特色、创新、模型,因此在评估中,我们的关注点要放在指标和标准的要素上,也就是管理学的封闭点上,要深刻理解指标体系的内涵要求,对照标准,查缺补漏,尤其是刚性指标,我们要做大量的分析、整改、总结、提升的工作;3、与中期评估相比,这次评估更注重办学能力的变化和增强、教学质量的保证提高,不仅是看硬件设施是否齐全,而是看这些设备在教学管理上的实际运用,不仅是看教学资源能否达到数量的要求,还要看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实际运用的效果,不仅要看教学模式是否改革了,而且还要看新的模式的教学效果,不仅要看有没有实践基地和实践活动,而是要看这些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了什么效果、试验报告、论文的质量是否确有提高,不仅是看你招了多少、毕业多少学生,而是要看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等等。 组织形式:各省教育厅局组织专家对省以下的分校教学点进行评估,教育部在评估中央电大的时候要抽查一些省级电大;中央电大对省级电大评估时,也要抽查分校教学点的情况。省教育厅在8月24日到江西参加会议,初步定于05年3-5月对分校和教学点进行评估 方式:实地考察、专项检查相结合,线上、线下结合,有面对面的,也有网上的。专家先在网上看情况,然后在组织实地考察。由下而上,先评教学点、然后省电大,最后中央电大。拟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沈阳电大和省电大的教学点进行评估,大连电大自行组织。 时间紧、任务重,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从省电大来讲,学校领导班子非常重视评估工作,我们成立了督评办和学习支持服务中心,调整了教学处和教务处的工作职能,开通了双向视频教学系统,开了几次评估工作会,成立了评估专家组,认真作了指标体系的分解,任务分层次落实到校长、部门和人员。省校的整改意见已经形成了文件,党委书记座谈会上已发给大家,供大家学习参考。认真学习教高厅2004{20号}文件。首先是学校领导班子好好学习学习。学习的目的是要统一思想认识,学习是前提,弄清楚这次评估的任务是什么、要求是什么、考核的重点是什么;认真制定总结性评估实施方案和整改方案。省校已经制订了工作实施方案和整改方案,各部门正在按方案进行整改。 对照薄弱环节,切实整改:抓住中期评估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特别是结合总结评估的核心指标、重点指标,从薄弱环节进行整改,我省电大试点工作应该说是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确实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比如说定位问题、队伍问题、教学模式问题、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支持服务问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监控问题、实践基地建设和教学问题、素质教育问题等等。 关于评估指标和标准内涵有关的说明: 关于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评估一、二级指标:一级指标:Ⅰ-1指导思想;Ⅰ-2 教学点建设与运行;Ⅰ-3 队伍建设;Ⅰ-4 教学设施的完善与使用;Ⅰ-5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建设;Ⅰ-6 教学改革;Ⅰ-7 教学管理模式改革;Ⅰ-8 教育教学效果。二级指标:Ⅱ-1试点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Ⅱ-2深化试点的改革思路;Ⅱ-3教学点的设置;Ⅱ-4教学点的运行;Ⅱ-5人员配置与结构;Ⅱ-6队伍建设规划与实施;Ⅱ-7教学设施的建设与功能完善;Ⅱ-8教学设施的使用和效果;Ⅱ-9多种媒体资源的配置与建设;Ⅱ-10教学资源的应用;Ⅱ-11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及成果;Ⅱ-12实践教学;Ⅱ-13素质教育;Ⅱ-14管理模式改革的研究及成果;Ⅱ-15教学过程质量保证;Ⅱ-16教学支持服务;Ⅱ-17教学质量;Ⅱ-18毕业生与社会的评价 指标体系总体介绍:设定 8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 (其中有8个核心指标);39个观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