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孝升:我198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一直在陕西省山阳县中学担任物理教师。山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我的学生70%都来自山区贫困家庭,为了塑造他们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我一方面通过开展读书活动、爱心接力活动、展示自我活动等,引导学生用好书净化心灵,拿孝心回馈父母,以特长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尽我所能在生活上帮助、关爱每一个学生,省吃俭用资助贫困学生,用爱心点燃他们的奋斗激情。我先后为贫困学生累计资助现金上万元。我还多方奔走,在学校建立了“贫困生助学基金”,让70多名濒临辍学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针对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和疾患,我从1998年开始开设班级“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心理健康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后来又在年级开通了“心里话信箱”,鼓励学生把心理问题勇敢地说出来、写出来。在我的学生中,曾经有60余名是沉迷赌博、上网成瘾的“问题”学生,我通过家访、谈话、到网吧找、陪读等多种方式方法,使他们从不良嗜好和虚拟世界中挣脱出来,由厌学转变为爱学,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其中46名学生考入大学。
山区学校教育资源匮乏。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积极探索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开展“小窍门中的大学问”演示活动、小制作小发明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近年来,先后有60余件学生作品获得国家和盛市级奖励。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一些学生的调查报告还被当地政府采纳。
近年来,国家对素质教育非常重视,但社会和家长对升学的要求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过重,希望国家能够加强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希望国家能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希望国家能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使他们也有机会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张素珍:我来自太行山革命老区的一所职业学校,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已24年。
这些年来,我校成功地走出一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之路。我们坚持“围着市场转、跟着市场变”的办学方向,大胆改革原有的办学模式,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实用人才上,把功夫下在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上,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实行订单培养。目前,我们学校规模达2800人,连续5年毕业生就业率近100%,我校的订单培养协议已签订到xx年。良好的办学效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职业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学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为此,我们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德育工作,形成了“教育、感悟、服务、提高”四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感情感化学生,用文明的行为规范学生。我们常年聘请老红军和模范人物来校讲课,针对学生兴趣在校外广泛开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技能大赛、才艺比武,让学生在常变常新的社会实践中增强自信,提高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工作实践中,我最困惑的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还远远不够。目前,社会中重学历文凭、轻技能贡献的现象仍很严重,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严重影响。
我最高兴的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xxx”期间,中央财政安排大量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尤其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为所有来自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中职生每人每年提供1500元国家助学金,让广大基层群众得到了实惠,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我最希望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增加对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要进一步明确行业企业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要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形成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申承林:我xx年从陕西师范大学特教专业毕业后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