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班新来了一位名叫文文的小女孩,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静。渐渐地她来我班已经两个星期了,她给我的印象正如她自己的特点:她是一个比较安静、干净的小女孩,而且很少和小朋友说话,别人活动时,她就静静地站在一边,但是学习的时候很认真,老师的话句听得进,但从不举手回答问题。班里有这样一位孩子,就好像没有她一样,虽然省心、省事,却不容易接近。
有一次,在户外做游戏,因为这个游戏我请小朋友们自己找一个朋友一起玩。其他小朋友们都各自找到朋友玩去了,只有她一个静静地站在一边看别人玩。于是,我走到她旁边,问她想玩游戏吗?她用蚊子般的声音告诉我,我几乎没听见。我问她:“老师当你的朋友,和你一起做游戏好吗?”她望着我,我看出她眼中的喜悦了。她把我递给我,我故意说我忘记怎样玩这个游戏,问她是怎么玩的,她很熟练地教我玩法。原来,她很会说话,而且普通话还很标准呢。
做完游戏,我夸奖她很能干。她听了,两眼望着我,很乖的样子。我凑到她耳边,轻声地问她:“你知道老师是喜欢哪个小朋友吗?”她摇摇头,我让她猜,她说媛媛。我吃了一惊,孩子原来也是那么心知肚明,也许是平时老师喊媛媛的名字多一些,表扬媛媛的话多一些,所以她会这么认为。我又问她,你觉得老师喜不喜欢你,她好半天才小声说不知道。我悄悄告诉她,老师其实最喜欢你,因为你听话、懂礼貌,而且学习认真!当时她的脸上就堆满了笑容。
是呀,这么一句简单的话,我们往往会忽略,但这恰恰是孩子最需要的,在这里,我想跟所有的孩子说:孩子,老师最喜欢你!最爱你!
的确,师生关系不同于亲子关系,没有天然的血缘联系,能够维系幼儿与教师感情的只有真诚的爱。平时我会采用各种巧妙的办法来亲近他们,抚摸他们。如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我会通过摸摸每个孩子的头,(来数数有几节车厢);轻拍每个孩子的肩膀(假装检查车厢有没有生病);用手指在每个孩子的耳朵眼转转(拧紧螺
丝),这些小方法即亲近了他们,又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喜爱之情。
“润物细无声”,听他们从幼稚的“牙牙”学语,到朗诵一首首美妙的诗歌;从昨天“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到今天的“早有蜻蜓立上头”,我深刻地领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正确的教育,只有爱孩子,才能把自己的心灵献给孩子;只有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体谅孩子,把他们的欢乐与苦恼装在自己心中;也只有爱孩子,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孩子。才会换来幼儿天真活泼的笑容和对你更亲切的呼唤与尊敬。因为爱是滋润孩子心灵的甘霖,爱是灌入孩子心田的清泉,爱是洒向孩子心房的阳光。俗语说:“师爱如春雨,滋润幼苗心”让我们把最美的语言奉献给孩子,让孩子在我们爱的雨露中健康成长!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有人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就需要这样一种神圣的爱,她不求回报,严慈相济。
我们幼儿教师不会长篇大论,也不会慷慨陈词,但我们却如红烛在默默中流淌着生命。“红烛呀!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惜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这就是红烛的生命,也是我们幼儿教师神圣而无声的誓言! (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