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上周六,是一个与我们大家有关的节日!“世界读书日”。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纪念日,也会让文学爱好者记起西班牙文学大师塞万提斯和英国、欧洲文学大师莎士比亚,记起他们的伟大作品,这一天因为与他们有关而变得更有意义。
世界读书日的宗旨是为了鼓励全民读书。 同学们,这里谈到的书不单单是我们平时接触的课本,还有更多的其他书籍,鼓励全民读书是指鼓励我们养成广泛阅读各种书籍的一种习惯。
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今天你读书了吗?非常简单的发问,却撞击着每一个读书人的心灵,静静地看一本喜欢的书似乎多么的奢侈。我也会常常问自己,上一次认真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好像好久没有看书了,就是我的回答。这样的回答是不是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回答,我不得而知,我希望它不要成为一种理所当然。
我看到一份调查:俄罗斯曾获得世界上“最爱阅读的国家”的美誉。1.4亿人口的俄罗斯,拥有私人藏书就达200亿册,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遗憾的是:如今,46%的俄罗斯人已根本不看书了,60%的俄罗斯人不再有家庭图书馆,只有8%的有儿童的家庭有阅读习惯。俄罗斯人觉得这是人文灾难!那么,在我们国家呢?
据统计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国民读书率持续降低主要原因,不是个人经济生活水平的下降,不是整个社会教育文化水平的降低,也不是“读书没用”观念的影响面扩大,而是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人们忙于挣钱养家糊口而难得有时间坐下来读书,我们的同学忙于应付大量的作业,学习负担加大,同样不容乐观,甚至更糟糕。
近来,百家讲坛正在讲《曾国藩家训》。或许给我们一点启示,曾国藩,从一个普通的的农家子弟,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他的成功秘诀是:无一日不读书,是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读书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对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我想,读书与辉煌的人生不可以划等号,但一定有极大地关系。读完一本书并不一定能改变你多少,但每个人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时只是一句话,就可让你在偶尔间发现共鸣,给你带来乐趣,让你受益于它的恩泽。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读书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同学们!中学生活是紧张的,也应该是有序的。我建议大家每周坚持课外读书30分钟,读利于自己成长的书,把读书体会和身边的人一起交流,把好词好句摘抄并积累下来。
读书,会让你不断明白一个道理:不管时代怎样变迁,总有些永恒的价值不会被时间涤荡,你也会变得自信和坚强,小人物也会有别样的精彩。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演绎自己美好的人生!
谢谢大家!
扩展阅读:怎样做一个受人敬仰的优秀教师
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合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有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去优化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够时刻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他的工作状态就是一种浅层次的存在,他的工作就会缺乏激情,当然也就缺少幸福的工作体验。有的教师会早来晚走,但他的目的在于争取评上个优秀的荣誉,在年终考核时获得更多的加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就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一个教师有了高度的责任感,也就有了他特有的个性魅力。让我们做一个责任感的教师,用自己对教师和教育的理解,明确自己的责任,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尽心、尽力、尽责。
二、要甘于平凡。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拥有一颗平凡心,意味着,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的。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二是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陶行知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礼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总之,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总之,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