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属于过去,事业任重道远。客观审视XX县教育现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教育事业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每个家庭都渴望子女接受更优质的教育,都想尽办法把子女往县城送、往都江堰和成都送,在造成优质生源流失的同时,教育消费也随之外流。面对这种现象,我们的老师有些无奈,更有些灰心丧气。但是,我们的教育部门认真反思了没有?这仅仅是生源流失这么简单,还是群众对我们的教育质量有质疑?当前,我们不是要解决“有学上”的问题,而是要重点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市场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才是问题根源,才是治本之策。二是学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经过灾后恢复重建,我们学校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实现均衡化发展,很多设施设备在全省来说都是一流的,但管理水平有限,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损毁率高、闲置率高、使用率低,造成了资源浪费;校园安全管理不规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个别学校管理方式简单粗放,行政命令多于绩效考评,个人好恶高于教学规律,教师乐善从教的主动性、积极性没能有效发挥。三是教师队伍素质不均衡。我县不乏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但在我们这支队伍中,个别教师理想信念和敬业精神滑坡,工作不安心,教学不用心,存在想改行、跑调动、混日子、比待遇、讲条件等问题,既影响了学校管理和教育形象,又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这些突出问题,大家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以“罚点球”的方式,逐一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扭住关键,全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地区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当前XX县正处于“跨越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优质人力资源作保障,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勇于担当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切实肩负起县委、政府的重托与人民的期望。
第一,要锁定目标,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目前,XX县的教育不是上不起学、没有学上,而是没有优质学上的问题,我们必须根据不同教育的不同特点,针对性研究和制定措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前教育阶段,要突出习惯养成,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县教育部门要严格落实《学前教育管理办法》等规范性要求,督促各学前办园单位,充分利用现有教学阵地,紧紧围绕幼儿习惯养成、兴趣培养、智力启发等重点,积极开发符合幼儿身心健康的教学活动,为孩子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等不良倾向。义务教育阶段,要突出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县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要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点,创新课堂教育教学形式,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变我要让学生学为学生自愿自主学。高中教育方面,要主动适应应试教育的现状,研究如何提高升学率,特别是前不久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的高考将取消文理分科、外语一年两考,取消艺体特长加分等政策,县教育部门和XX县中学要认真学习领会,在实际教学中抓好落实。同时,要通过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针对各个学校、各类教育发展的现状,要通过送教下乡、城乡学校对口帮扶等形式,切实解决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环境条件等存在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第二,要深化改革,紧跟现代教育发展步伐。公平受教育是教育领域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县教育部门要解放思想,既要严格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