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把握关键,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我县最大的知识分子群体,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最大活力。一方面,我们要倍加关心爱护。既要从生活上关心,更要从思想上、政治上、事业上关心。县教育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创新教师人事管理机制,建立基于教师师德、专业发展、教学绩效等综合评价基础上的教师管理机制;健全教育质量与教师绩效挂钩、与调动提拔挂钩的考评激励机制,让优秀教师有奔头、勤奋教师有想头、年轻教师有劲头,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加强教育、管理和建设。要继续抓好各个层次、各个学科、各类形式的培养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师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强化学科带头人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小学校长队伍和教育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批支撑教育新跨越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同时,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首先,政治思想要过硬。要通过个别问题学校的清理整顿,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维护教师队伍政治纯洁,促进教师队伍思想稳定,确保教育阵地牢固可靠。其次,要高扬奉献精神。目前,我县总体仍然是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在民族地区工作,最需要的就是讲奉献。我们既要关心和维护教育工作者的切身利益,尽可能给予政策倾斜,让教师经济更宽裕,但决不能搞所谓的纯物质刺激,什么都谈钱,只讲报酬,不讲责任和贡献。再者,要崇尚敬业精神。对教师来说,教育不仅是一项谋生的职业,更是一项神圣光荣的事业,对自身所从事的工作,要有充分的认同感、敬业心。无论过去、现在、将来,坚持敬业乐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始终是从教者的最大美德,也是从教者的成功和价值所在。
三、强化措施,优化环境,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教育事关XX县长远发展,事关群众切实利益。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县是全县上下的共同责任,必须集全民之智,举全县之力,汇聚关心和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一,要优化育人环境。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管理,逗硬落实安全责任制、校长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重点加强饮食卫生、消防、学校危房、校车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及时消除隐患,确保万无一失。要深入推进警校共育,切实整顿网吧、游戏厅等营业场所,彻底排除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努力营造宁静、舒适、安全的校园周边环境,着力打造“平安校园、无烟校园、和谐校园”,特别是针对当前青少年涉毒问题,县公安和教育部门要加强配合,坚决杜绝涉毒向学校蔓延、向学生侵蚀,确保让广大教师静心育人,让全体同学专心学习,让各位家长放心工作。
第二,要强化教育保障。各乡镇、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促和谐”的理念,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要做到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用人优先补充、教师待遇优先落实。县教育和人社部门要加强教育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结合我县实际,不断探索教育人才引进和成长规律,为教育事业提供人才保障;县财政部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