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一些学生成绩不错,但他们大多数都痛狠学习,这必然影响他们后续发展。我们要培养的是喜欢学习和会学习的人。想想看,如果全班同学考试的成绩都很好,家长一定很高兴,我作为老师更不用说,学校也会对我大加肯定。但如果以牺牲学生健康的心理去达到这种外在的目标,你们会高兴吗?你们希望我这么做吗?天天一大堆的作业,天天去研究考试会考什么?把那些可能会考的死做、死记、死背,你们希望这样吗?
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这个基础上去争取优异的成绩才更稳定、更持久、更实用。《三国演义》中讲到:“勿以成败论英雄”,我们至少不要以一次考试成绩来对自己的孩子品头论足。努力帮助她们笑到最后,笑得最甜。
第二,多赞扬和鼓励,少批评。
一个成年人在批评面前也会变得沉默不语,甚至停步不前,尽管你的批评也许很有道理,但有很多时候批评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相反,赞扬和鼓励可以给人更多的自信与力量,让他有勇气去争取成功。
我尝试对一些学生说过同样一句话:“你笑起来很漂亮!”对女生说,对男生也说,后来发现,不论男生还是女生,这些经常听到你说这句话的人,只要见到你,她就会笑,而且笑得很开心。这就是认同的力量。
所以,经常对你的孩子说:“你是我们的骄傲!”我相信他最终一定可以成为你们的骄傲,就不要动不动就说:“你怎么这个样子,我象你这么大的时候怎么怎么的。”为自己表功,来否定孩子。其实想一想,您的孩子现在会的东西,有好多家长不一定知道,所以,家长这样做其实是拿自己某一方面的长处去跟孩子的短处在作比较,这一点也不合理。另外,你争赢了自己的孩子,同时其实是把自己的孩子引向失败,因为你在告诉他:你不行!你太差了!你一点也不像是我的孩子!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第三,请放低姿态与孩子对话。
很早就听说过“代沟”问题,许多家长觉得孩子不理解父母,总说她们小,不懂事,长大了你就会明白了。所以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直到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再来理解天下父母心,于是这个漫长的过程就显得更加漫长和痛苦。
同样是一个沟,那个宽度可能有些大,所以孩子跨不过去,他们没有经历过父母所经历过的事,所以他们不理解。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反过来想呢,那个沟家长也跨不过去,只不过不是让孩子跨到你这边来,而是让自己跨入孩子们的世界中去,他们正在经历的,有很多可能我们也都经历过,这样理解是不是麻烦就少得多呢?以孩子的标准去要求大人,是不是要比以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要容易得多?
所以请您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
【几个实际问题】
接下来想跟家长们来解释几个实际问题,有一些也是需要家长协助的。
第一,孩子们的学习现状,我这里只谈语文。
1.基础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a.识字量少,作文中错别字太多,有的甚至一篇不到400字的作文中就有30多个错字,这是高年级不应该存在的现象。b.书写速度较慢,字迹也较乱,这一现象很普遍,而且不能一促而就,需要坚持练习。c.不太会读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太会选择有益的书来读,二不朗读很多还停留在低段水平。d.习作水平不高,作文内容很空,感觉无话可说。
2.学习的主动性很差。每天问老师最多的问题就是:“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只要做完了作业,她就不知道要做什么了,于是有的发呆,有的打架惹同学,有的甚至在地上爬。你要是说他们,他们的回答是:“我作业做完了。”他就不知道可以看看课外书,练练字,有针对性的来提高自己。
3.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甚至有10来个同学长期迟交作业。
第二,孩子们的健康状况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