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我做个自我介绍,我姓刘,是二(2)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今天邀请家长朋友来,和我们老师一起,召开这次特殊的会议,主要目的就是研究一下这一学期同学们面临的任务,制定好措施,通过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搞好学生的工作,使每位学生在本学期都能取得或多或少的进步,为使每一位同学都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而共同努力.可以说,今天这次会议,意义重大,我希望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真正把这次会议开成是有意义的家长会.
我相信各位家长在你的事业有成之际,也很希望看到孩子茁壮成长,你才感到快慰.孩子进入二年级以来,一切一切都有较大变化,作为家长与老师都要掌握孩子一切情况,进行有效引导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今天在这儿我主要讲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孩子进入二年级的变化.
小学六年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四年级为中段;四,五,六年级为高段.那么您的孩子正处低段,正是打基础,养习惯的阶段.那么我们要使孩子打好基础,养好习惯,除了孩子自己的主观因素之外,其中也需要我们家长的帮助,家长要帮助他,那么你必须了解孩子从一年级到二年级到底有哪些变化:1,学习方面:知识学习的面更广了,我就拿语文课为例来讲,二年级的时候呢,我们主要是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拼音,生字,词语读几遍,抄几遍,也就是说只要孩子肯下功夫肯花时间去记忆一般不成问题.但是,现在可能就有点不同了,因为现在除了以上这些基础知识以外,作业本上更多的是一些比较"活"的题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些题目是没有什么最标准的答案,可以是一题多解,不像学生字,拼音怎么读就怎么读,这个字怎么写就怎么写.所以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基础必须扎扎实实的掌握,该读还要读,该抄的还得抄,同时还要拓展孩子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
学习方面的改变还表现在内容增加了,例如识字量增大了.有些家长一直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小学阶段孩子只要把语文,数学学好就够了,那么在这里我可以说如果你真有这种想法那就错了,在新型的教育体制下,任何课程都同样重要,都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学习方面的改变还表现在难度加大了,作业量相对多了,学习方法改变了,应该是自己主动的去学习,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因此,有一些学生因为不想学,为了逃避写作业在家长面前说:"今天老师没布置作业."那么在这里我也可以明确的告诉在座的每一位家长,"今天没有作业"这句话是不成立的.老师布置给他的作业一个就是一个,两个就是两个,更多的作业得学生自己去找,家长帮着去找,就算老师偶尔没布置作业,学生自己也有好多好多的作业等着去完成,如可以预习老师没讲过的内容,也可以复习老师已经讲过的知识.因为以上改变,所以会出现一部分同学求知欲增强,对知识追求,因此成绩越来越好,或者有明显进步.而有一部分同学出现惰性,怕辛苦,也有一部分同学对学习不够自觉,仅仅把老师布置的内容作为作业,而不自觉进行预习,复习等,当然这类学生想把成绩搞上去就相对会累一点.像有些家长能够在每学期初带孩子去书店买些和课文配套的练习册,练习卷,或者是作文,科普之类的书籍就是个很好的做法.学校的报纸杂志的征订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们学校每周让班级的图书管理员去学校的图书室借阅图书,都是为了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所以一年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飞速进步,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班的小作家也产生了不少,如:庄咏郡,尚益民,杜中慧,吴小晗,王奔等同学,还有几个同学的作品都发表了,所以读书是很重要的啊!
2,心理方面:很多事情都处于好奇,似懂非懂,开始有独立性,自尊心逐渐增强.不知家长们有没有发现,这阶段的孩子对很多事情都想试着自己一个人去做,但往往又达不到你所要求的标准,其实我们不要要求他们最后的结果怎样,首先就是要答应他们的要求,同意让孩子自己试试.另外,家长还要把握好批评的尺度,这阶段的孩子自尊心逐渐增强,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讲的孩子知道"难为情"了,他怕"丢面子"了,所以各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
3,思想意识: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也就是说想的事情多了,开始有自己意向,自己有自己的打算想干什么,也就是有些家长在说的:"我们孩子很犟,不听我们家长的话了."但是他们的辨别力弱,不能把社会上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也不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这也就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诫,经常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给他明确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大人的"口风"必须一致,不要爸爸妈妈这么说,爷爷奶奶却是那么说,这样孩子就更辨别不清楚了.而且有时候他们就会利用家长之间的这种不统一,不和谐为自己做错事或不做事找借口,反而产生负面效应.
二,重视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