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静的习惯,“定能生慧,静纳百川。”“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些古语告诉我们:静心──静气,对于渴望获得知识、拥有智慧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学习就是向世界汲取生命的能量。人们常用“海绵吸水”来形容一个人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而海绵,恰是柔软无声的。爱吵爱闹,意味着一个人的心门是闭塞的。他的眼里只看见自己,他的耳朵只听见自己。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从生活、从书本有所吸纳和汲取?“聪明”──耳聪目明,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人的听觉、视觉习惯性地处于聆听和搜寻的状态。
聪明的孩子是很容易辨识的。根本不待考试,你只要注意他在人群中听人说话的神情就知道了──至于上课,他的专心致志,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如果孩子爱吵爱闹,听不进别人说话,不要以为这只是个性有缺陷,这也是可忧的心智状态。培养孩子的静气,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家长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柔和地跟孩子说话。当你除了叫喊,不能引起孩子注意的时候,孩子已经被你训练成“很难对付的人”了。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是不能期待教师的“和风细雨”对他产生作用的。
一个问题:除了叫喊,不能引起孩子注意的原因在哪里呢?大约因为你说的是老一套,你的话孩子早就厌烦了;说不定,你的语言还不够卫生:而脏话,最容易污染灵魂,毁掉孩子成长所必需的宁静和清洁。都说孩子服教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教师语言相对丰富,能以其内容的新鲜吸引孩子。而这种语言魅力来自何处?是读书──日不间断的读书。除此而外,别无他法。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你、聆听你,试着这样逼迫自己:一定让自己的语言新鲜、洁净、有趣味。如果觉得很难,那就意味着──你该读书了。
爱读书的父母,最容易带出爱读书的孩子。更多时候,不需要你有意去培养──你津津有味的阅读,对于他就是最好的诱惑和示范。读书需要静心,读书也能培养静心。
试试看吧,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才是为人父母应当追求的幸福。
好习惯一旦养成对孩子将终生受益.诚然,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可以慢慢来,坚持做,从现在开始,督促他们,使他们逐渐形成一种规律.现在辛苦一点,好习惯养成了,以后您就会越来越省心了。
第四方面 关于辅导作业方面
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每一位家长都关心的,当然更是我们做老师所关注的,下面就说说关于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几点做法:
1、陪孩子学习。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他们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暂时还没有具备,所以在他们回家读书、写字的时候就需要家长在一旁陪着,尤其是在写字上,孩子的握笔姿势,书写姿势,他们在没有人在一旁提醒一定不会按照课堂上规范的姿势(书写三个一:一拳头、一尺、一寸)去做。所以希望孩子在回家写作业的时候家长能陪在身边,对其耳提面命。
2、做孩子的学习助手。有很多家长认为只有写的作业才是作业,这种意识已经很落伍了,我们现代教育培养的是有创新意识、有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年级更突出这一点,读、画、说、做、写,哪一样作业家长都要积极配合,严格把关,帮助孩子及时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尽管我会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孩子,但是我毕竟精力有限,如果能有您的配合,相信您的孩子一定会很出色。
3、作业(重要)
作业的评价一般是三个等级——凡是作业正确,工整又漂亮的,我会给一个100分两个五角星。作业完成比较好的,是100和一个五角星。再次一点的,只有分没有五角星,作业没有达到老师要求的,没有分。
在改作业时,如果遇到错题,我会给学生画圈,等学生改对了,再把对号补上。如果您看到这样的圈,就要督促孩子把错题及时改过来。
整个一年级的教学我们都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我们每天布置的作业请家长一定要督促完成,我们的作业会很适中,不会太多,两门作业如果您的孩子完成作业需要两三个小时甚至更多,那说明他没有全神贯注,那我们就要及时联系交流情况。在此,我再强调一次《课堂练习》上的写的作业不用你签名,需要签名的是背诵,读或说的题目,口头作业要认真检查,并写出意见。比如背书,可以签背得很流利等等。千万不要把家长签字当作一种形式,我们需要的不是您签字的结果,而是您配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