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课艺术也让老师们得到享受。我对课堂教学策略的钻研与实践,对教材比较深入的理解,能够让我在评点别人课例的同时谈出我对这一课的教学设想,这是让老师们感觉最有收获的地方。
我不辞辛劳地评改或者指导修改青年教师的教学论文和教案,然后将它们推向语文专业报刊,以给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一点美好的风景。
四、耐心地进行细节化的教学与研究
细节化的研究,就是耗时的研究,就是耗费精力的研究。每在细节的研讨上增加一笔,就等于成倍地增加时间的消耗。坚持细节化的研究,需要极好的耐性。
当你面对书桌几个小时写不出一个字的时候,当你翻阅大量资料而精疲力竭的时候,你都得平静地坚持。我不怕消耗,于是我能做出很多优化的细节化的内容。今年6月哈市语文学科教研员精品课教学展示活动中,我执教了《盲童的画》一课,我的略读课文“板块式教学思路”备受瞩目——无论赞美者还是质疑者都不能不承认那是开拓者的勇气,其中词语教学的适度拓展、读写结合的有机训练、文本内容的理解抓住“四个准是”体会盲童内心的美好等细节都是本课的看点,本节课的板书不失为一大亮点,课前,一名学生闭上眼睛,在黑板上画了一幅仅有太阳,小溪,房屋、大树四处景物的简笔画,课中,学生们在黑板上书写众多描写盲童心灵中的那幅美好画的词语,课的尾声教师串点板书,盲童心灵上的画清晰浮现,画龙点睛。我称本节课的板书为和谐的板书,课堂是大家的,学生不但要参与文本阅读,还可以共同建设我们的课堂。
将生命、将时间化为工作中、研究中无数优美的细节,这就是我的付出。
到2011年9月止,我在博客里已经写出了70多篇教学札记和教研心得体会,我用数以万计的资料构筑教学教研的长堤——这是勤者的积淀;我用一节节生动的课例带领教师走过大江南北——那是跋涉者的足迹;我的一次次讲座激起一次次涟漪——这是思想者的结晶;我的一篇篇文章编织成生命的云锦——这是成功者的花环,而我也在不懈的研究中成熟起来,在不断的写作中破茧但未成蝶。
成就是昨天的句号,开拓是永恒的主题。不管晋职成功与否,面临学校风帆正劲,气势壮阔的发展形势,我都会心怀一份感动,胸怀一份执著,肩负一份责任,尽心尽力,责无旁贷,努力探索,竭诚而为。在此,由衷地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我会用一份成绩、一份真诚、一份友善回报大家的厚爱。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