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变成了一种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我想,做为一个有着二十六年馆龄的馆员,尤其是身为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一名文献工作者,更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文明的守望者”、“知识的信使者”。我坚信,只要自己抱定忠于职守、提升自我、服务读者、奉献社会的理念,并付诸在每一日、每一月、每一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一生;投入于每一位读者、所有的读者;融汇在每一本书、千万本书、所有的图书文献服务中去,一定能够达成的。为此,我将坚持而不懈,努力而不已!
我愿与同业同仁同行同事共勉之。
既做铺路石,又做走路人
韩杰
我首先给大家讲一则故事。有一条路上的铺路石十分平坦,可是没过多久就变得坑坑洼洼,难以前行。于是人们查找;原因,一调查发现因为走路的人和做铺路石的人不是一批人,走路的人不知铺路的艰辛和重要而不知爱护它,结果连自己走路也受到影响。后来人们让做铺路石的人也成为走路人,并告诉其它走路人铺路的艰辛和平坦的道路对每个走路人有多重要。于是这些走路人我传你、你传他,都知道爱护道路了,平坦之路才得以长久。
由这个故事给我一个启示,图书馆工作人员历来都象是做铺路石的人,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采购图书、编目典藏图书,为读者铺就一条通往知识和智慧之路。但因为和科研人员这些走路人沟通不够,没有引起科研人员足够的重视。如果图书馆员也做走路人,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源,成为文献专家,对某一领域的研究也有自己的成果,能够和科研人员更系统直接地进行交流,为他们提供追求准确深入的文献服务,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员在其科研活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图书馆员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能够更好的为科研人员提供可持续服务,使图书馆这条知识之路历久弥新。
目前我馆新的服务手段是网络服务,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为了充分发挥好网络的作用,我们就要与科研人员加强联系,使他们最大限度地使用网络,我馆的网管人员也要既做铺路石,做好网络的维护、使用工作,又要做走路人与科研人员一起共同做好网站的充实更新内容工作,使网站成为科研人员通往外面广阔世界的一个高速公路。
我坚信我们这些做铺路石的走路人一定会把图书馆现代化这条路建得更平坦、更开阔,在此基础上和科研人员一起走向辉煌。
在服务中体味
刘晓东
因为对书的向往,选择了图书馆这个行业,蓦然回首,却发现,坐拥书城,是为他人作嫁衣。
时光飞逝,一晃走近图书馆已经二十多年了,但二十年前的选择依然历历在目,眼前浮现的便是金融图书馆坐在某个书香四溢,环境优雅的资料室里,清闲地
工作着,尽情地读着自己喜爱的书的美好场景。
然而,现实总是与理想相去甚远。二十年来,一直在流通窗口与读者打着交道,没有想象中的清闲,也没有感受到与书为伴的自在和幽雅,有的却是现实服务中的烦琐,忙碌和平淡。“少年不知愁滋味”,在当年的我,内心充满着幻想,未来犹如一幅如诗般画卷在心中描绘,二十年后,蓦然回首,却发现,当初为了能让自己有书读而选择了图书馆这个职业,坐拥书城,自己能读的时候却是少之又少,乃是为他人作嫁衣。
印度有一位著名诗人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的,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它的绿荫”。我想,作为一名终日与书为伴,与读者打交道的流通服务工作者,我们的事业也许正是那默默地衬托着春花的甜蜜、秋实的丰硕的叶的事业吧。
感受着服务中的点点滴滴,有过迷惘,有过困惑,然而,读者的笑容,有如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我,也成了我职业中一道永恒的风景。
流通窗口的单调与琐碎,似乎在无声得磨蚀着自己对这个工作的兴趣和热爱,也曾让我深深的迷惘与困惑于自己的选择,为了掌握读者的阅读心理,了解他们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