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能够给孩子未来人生奠定坚实基础打好精神底色的读书习惯,这就是一个幸福校园,也是一所有内涵的学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我们的:“启发智慧和鼓舞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学校首先是书籍。”
一个优秀的校长首先应是一个读书人。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他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要充满阳光”。最有效的管理莫过于示范,要推动师生读书,要帮助师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要建设书香校园,校长的责任是第一位的,校长的带头读书也是最关键的。校长的读书不仅是为了示范引领读书,也不仅是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更重要的是校长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读书,在书香浸润中让自己变得丰富一点,变得气质一点,变得儒雅一点,变得有学养一点,或者变得更像一个校长。我们做校长的就会从读书中获得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会让你的管理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校长无论有多忙,都必须把读书作为生命中的头等大事。
研发卓越课程促进内涵发展。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除了社团活动之外,那就是要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设置丰富多样、灵活而又能选择的课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而且又适合自己的课程“套餐”,使学生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学会学习,在选择中拓宽学生的发展渠道,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没有社团活动就没有真正的内涵发展。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倡在教学中“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艾里克·弗洛姆说:“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潜能。”那些学习天赋好并擅长考试的学生,通过考试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能,而相当部分学生虽然没有学习天赋,虽然在考试中不能获得理想的分数,然而他们却有可能在其它方面独具潜能。
让孩子头脑、双手、空间、时间真正得到解放,让孩子自身的潜能真正得到挖掘,让每个学生真正得到个性化发展,让所有学生在学校里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找到尊严与自信,找到热爱喜欢学校的理由,让师生能够过上一种快乐而幸福的教育生活,都离不开社团活动。可以这样说,没有社团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没有真正意义的内涵发展。
开展社团活动,学校可以依托学生组建由学生自主申报、自主成立、自主管理的微社团。微社团应是学生自己开发的微课程,自己作主的小社会,自己寻觅伙伴的新天地,自己茁壮成长的大舞台。学校有更多微社团,学生能够玩转微社团这个神奇魔方,就能够真正体现教育的个性化,也就能够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教育。
其实,学生不仅可以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而且可以参与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设计让学生参与,学校各种社团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交给学生负责,学校校务会议研究学生的议题邀请学生参加,学校校长包括各部门可以设立学生助理,也就是学校所有的机会,都交给学生去把握,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智慧和想法。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