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位,是因循守旧无成本、解放思想有代价的观念在作怪,时左时右,摇摆不定。小平同志讲“左”容易披上革命的外衣,单讲原则性,不讲灵活性,可能会向“左”发展;反之,则可能会向“右”发展。我们要倡导有“左”反“左”、有“右”反“右”。防“左”,要求我们要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防“右”,要求我们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稳步向前。当然,不管是防“左”还是纠“右”,都不能随意上纲上线。
二、着力解决学风上存在问题,进一步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
毛泽东同志说:“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小平同志强调:“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由此可见,端正学风极其重要。我们机关的现状怎样呢?是学风不盛,玩风不减。讲到学习,则表现欠佳。一种是应付差事,缺乏自觉性。视学习为负担,甚至把学习与工作对立起来,不因工作而学习,而是抱着交差了事心态学习。一种是实用主义,缺乏系统性。不是全面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而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没有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真正统一。一种是装点门面,缺乏真实性。不是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学习,而是粉饰脸面,标榜自己,故作高深之态,其实就好似蜡杆银枪头,中看不中用。一种是囫囵吞枣,缺乏科学性。稀里糊涂,生吞活剥,哪里黑哪里息,“吃什么拉什么”,食洋不化。学了半天,一无所获,到头来什么事也干不好,什么事也干不成。一种是浅尝辄止,缺乏持久性。学习不深入,一知半解。其结果是导致理论上的肤浅,带来实践中的动摇。一种是借势压人,缺乏实践性。一味地照搬别人的理论,照套别人的经验。扯虎皮做大旗,既无针对性,又无操作性。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没有良好的学风,不加强学习,就会导致自身的知识老化,观念陈旧,眼界不宽,腹中空虚,就成了毛泽东同志批评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从而也就不会有成熟的理论素养,工作起来就会底气不足,当然也就难以熟练地驾驭局面。我们必须端正学习态度,倡导马克思主义的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三种精神”,改造和加强我们的学习。一要发扬“钉子”精神。要有一股钻劲,挤时间学习,学多一点,学实一点,学系统一点。当前除了对业务要学精学透外,要抓紧
学习WTO有关知识、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以及法律和市场经济常识等等。只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一定能够滴水穿石,汇流成海。二要发扬“竹子”精神。竹子的特性是踏实、虚心。要脚踏实地,联系实际,抓紧抓牢,决不放松。虚心向师者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三是要发扬“蚯蚓”精神。荀子《幼学篇》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虽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就告诫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少一点玩乐之风,多一点读书之趣;少一些照搬教条,多一些理论武装;少置一点物质财富,多备一点精神食粮。切忌胀了肚子,空了脑子。
x委组织部要结合这次区直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狠抓一下干部学风问题。在工作中认真考察,对有学历、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的同志特别是年轻同志,要分期分批送到一线锻炼;对有一定实践经验而理论素养不够高的同志,实行分批离岗学习,打牢理论功底;对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同志,要创造条件进行多学历、高学历、复合型人才培训。总之,要认真总结干部培训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干部培训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更强。
三、着力解决工作作风上存在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践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进一步走好群众路线,体现良好的工作作风。我们现在的工作作风有很多方面老百姓是不满意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一是形式主义。集中体现“八个多”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