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四是分类指导不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弱、差的基层组织的问题找得不准,措施不得力,没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整顿转化。如针对贫困问题,农牧民住房、就医、上学这三大问题是我们扶贫工作的重点,这三大块问题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生活就有了基本保障。各乡村要认真分析研究班子的执政能力、发展思路等问题,特别是党委书记要做到对各村(队)情况了如指掌;社区功能还需进一步提升,要在社区文化建设上下功夫;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虽已搭建了机构,但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是很好。因此,要在加大企业党建工作力度的同时,在建立健全工青妇等群众组织上下功夫。在工作方法上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
今后工作总的要求是:要抓住一个关键,突出两大主题,解决三方面问题,用六种理念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一个关键:抓住乡村班子建设这个关键。乡村班子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也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一是要选准配强一把手,突出抓好村(队)党支部书记的选配。乡镇(场)党委要高度重视,要拓展选人用人渠道,严格落实“两推一选”、“两推一考”等制度,把政治强、作风正、有思路、有创新的人选到领导岗位上来;二是强化村班子建设,在年龄结构上,要做到老、中、青搭配;在知识结构上,必须有一名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村干部。同时,在村“两委”班子中必须有一名乡干部或县直机关下派的干部;三是不断壮大党员队伍,通过党员来体现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把发展党员“四推”制、开展“双培双强双带”工程付诸于实践和行动,作为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目标,做到既要数量又要质量,力争用3年的时间将农村党员的比例提高到xxxx。
两大主题:突出发展和稳定两大主题。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要做到围绕发展与稳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与稳定,把促进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作为衡量党建工作的硬指标。对在发展、稳定工作方面没有明显进步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能评优。发展方面要着力抓好经济工作,要不断增加农牧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通过以城带乡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要注重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稳定工作要围绕打击“三股”势力,取缔非法宗教活动,加强信访工作,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等方面来进行。
三大问题: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强队伍建设,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一要加强村“两委”班子、民兵组织、妇联、共青团的建设,团结、组织爱国宗教人士、“三老”人员,把这些我们所能依靠的力量团结在村党支部周围,服务各族群众。二要加强教育培训,特别要抓好村“两委”一把手和后备干部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有针对性,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执政能力;二是提升阵地,解决“有址议事”的问题。今后,县委、政府将加大投入,乡村再配套一部分,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提升办公阵地,使其成为农村标志性建筑。通过阵地建设带动班子建设,改变村容村貌,加强干群关系;三是保障经费,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公开拍卖林木、发包机动地、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等形式创收,另一方面要加强资金管理,盘活村存量资产和转移支付,保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六种理念:用六种理念抓好党建工作。一是用市场理念抓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占领市场提高竞争力,就要在优化产业结构上突出特色产业,有特色才有市场,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我们要大力扶持特色产业,通过发放贴息贷款、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使之做大、做强。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推广龙头企业联基地,大力推行支部+协会的产业模式,以农户为基础,以协会为载体,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致富为目标,加强党支部对协会的领导,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二是用教育文化手段抓稳定。要通过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群众知法懂法,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提高辨析合法与非法性能力,这个要靠政府来做组织、宣传。学校要高度重视稳定和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工作,切实抓好九年义务教育,坚决控制辍学生,防止青年参与宗教活动,乡镇(场)党委分管教育的领导要经常去学校检查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再教育工作;三是用减少农民的方法抓增收。我县农民人均占有耕地平均2.xxxx左右,土地上的年收入最好也只有100xxxx左右,因此仅靠土地难以有大幅度增收,要拓展增收必须把农民从土地中引导出来,减少种植农民,要组织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这两年组织劳务输出来看,通过中介人组织劳务输出比政府组织要好得多,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劳务输出中介人的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