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我们从某属于典型投资拉动型经济的特点出发,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认真研究项目,分析项目,全面总结项目工作,向上争项目,向外引项目,多方找项目,千方百计加大项目的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今年全州新开工项目18xxxx,完成投资6.1亿元;在建项目12xxxx,当年完成投资6.4亿元;17xxxx项目的前期和争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项目建设中大项目、生产性项目明显增加,招商引资的资金到位率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投资500xxxx港币的甘肃威宝淀粉有限公司在我州落户,使我们在引进外商独资企业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康临路改造、州医院门诊楼、某师范教学楼、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全面竣工;黄河炳灵电站实现截流,祁家渡口大桥、临三公路、城网改造、5条通乡油路等项目动工建设;康临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建设用地预审已经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通过,有望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刘家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被列为全国人大委员长督办项目。刘、盐、八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编制完成,核定后的移民人口数增加5.7xxxx人。
二是不断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我们注重发挥比较优势,集中财力,着力培育畜牧、劳务、旅游等优势产业,努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扩大畜牧养殖规模,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链结,畜牧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新扩建规模养殖基地xxxx,新建规模养殖场5xxxx,新发展规模养殖户30xxxx。强化劳务培训,积极开展有组织输转,劳务输转成效明显,元至10月份全州共输转城乡剩余劳动力47.xxxx人次,同比增长2xxxx,实现劳务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4xxxx,劳务输转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古动物化石、恐龙足印、黄河三峡等旅游品牌的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旅游业发展势头平稳。
三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机遇,我们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现实州情出发,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民族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和抓规划、抓试点、抓产业、抓扶贫、抓基础、抓指导的“六抓”工作思路。坚持规划先行,认真研究制定了推进全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建设规划》。坚持典型示范,州县选定2xxxx村,稳步开展试点工作;坚持统筹安排,把新农村建设与整村推进、异地搬迁、乐民新居等扶贫项目结合起来,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充实完善扶贫思路,强化扶贫措施,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农业生产,扩大洋芋、花椒、双低油菜、中药材、啤特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粮食生产在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较好收成;突出规模造林和兰郎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完成造林面积16.8xxxx亩,各县(市)都建成了一个200xxxx以上的经济林示范基地,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四是进一步加强城镇建设。我们坚持把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高度重视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努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和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坚持抓城镇规划,加快制定和实施详规,严格按规划建设,使城镇建设逐步规范有序;坚持抓城镇建设,推进城镇水、电、暖、路、邮电、通讯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以某市东区开发和各县县城为主的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坚持抓城镇经营,实施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加大招拍挂力度,公开出让土地,优化资源配置,经营城市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坚持抓城镇管理,结合州庆活动,加大城市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整治,推进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硬化大街小巷,整治违章建筑、马路市场、乱贴广告、乱倒垃圾、乱停车辆等不文明行为和脏乱差现象,加强城镇基础管理,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是努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针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体制机制不活的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加大改革力度,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巩固“普初”成果,加快“普九”步伐,4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73所学校危房改造工程进展顺利。继续推进教育“三项制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各类本科上线人数比去年净增40xxxx。重视卫生事业发展,加快乡镇卫生院“五制”改革,全面完成了45所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继续实施千名医师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