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产业,加大产品延伸配套,发展关联企业,努力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引进新上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优势企业,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育和壮大一批科技型企业。充分发挥现有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产品、管理和技术创新,继续巩固萜烯树脂全国第一、结晶硅全省前列位置,逐步把萤石矿加工、细木工板等培育成全省最大的生产基地,努力形成产业优势、规模优势和产品优势,力争到年每个主导产业产值均超亿元以上,实现规模工业产值翻番目标。
深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改革的目的是闯新路、求发展。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不求所有、但求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资本运作、多元经营的路子,鼓励企业与外地企业强强联合、融资并购,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全面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盘活企业存量资产,重组优势资产,扩大增量资产,激活国有集体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强企业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加快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增投入、上项目作为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招商引资、银行贷款、启动民资、争取国家投资等各种途径,多渠道筹集资金,集中力量上大项目、好项目,努力扩张总量,壮大实力,增强后劲。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采取增量激励、动态管理等手段,调动企业自主投入的积极性,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依托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大集团,寻求实质性、紧密型合作,通过整体引进、嫁接改造,引进项目、人才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工业整体水平。大力培育具有市场优势的名牌产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形成“品牌效应”。
构筑平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是提×××域工业聚集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结合点,是扩大开放的重要支撑。重点抓好城北龙翔工业小区和大路口氟系列产品开发工业小区建设,全面落实园区各项优惠政策,借助园区这个发展平台,以资源引项目,以项目引资金,以存量引增量,采取园区招商、重点项目招商、产业招商等方式,大力发展“飞地”工业,把乡镇企业、外来企业甚至现有企业整合集聚到园区,形成聚集型园区经济、簇群经济和块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和聚财盆地。
(三)以民营经济为主攻方向,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民营经济是当前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必须牢牢抓住民营经济这一民生经济、民本经济、富民经济不放松,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全力支持、加快发展”的方针和“放心、放手、放胆、放开、放活”的总体要求,扶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使之成为我县的主流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理顺民营企业的宏观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工商联、个私办、民营经济协会等机构的作用,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指导和协调。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全面贯彻落实扶持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改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政治社会环境,尤其要改善财税、金融、外贸、土地、人才等政策环境,健全资金融通、人才开发、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社会服务体系,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放宽民营经济经营领域。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均向民营经济开放,并依据市场规则,实行公平竞争发展。进一步完善对民间投资者的项目、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正确引导民间投资方向,指导投资者发展新兴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投资城镇建设和社会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参股、特许经济等方式,进入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领域。放宽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限制,清理涉及企业的收费项目,改革企业前置审批,实施先照后证、降低注册门槛和放宽冠名条件等有关规定,更好地服务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培植壮大民营经济“小巨人”。积极鼓励规模大、效益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营骨干企业通过资本扩张、业务合作等手段迅速做大做强,实施集约经营、品牌经营,加速规模扩张。进一步抓好“四个一批”民营企业的发展,认真组织开展争创“强民营企业”活动,对企业规模和纳税额两项指标位居全县前名的民营企业,予以重点保护和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