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一句话,只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才能不断增强创新能力。第三,要精心营造创新的环境。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经常要付出失败的代价,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整体环境来保证。为此,必须运用政策和法律手段,逐步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在这个问题上,市委的态度很明确,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事情,就允许大胆地想,勇敢地试,坚决地做。各级党组织都要开动脑筋,在新的实践中善于发现新思想,大胆鼓励新方法,坚决扶持新事物,为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新良好的环境。
二、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把实现赶超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江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总结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而得出的正确结论。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产物,理所当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她的先进性和历史使命,归根到底要体现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以来的一切奋斗,都是围绕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进行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建党年的历史证明,坚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已任,党的各项事业就蓬勃发展;相反,如果偏离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在新的世纪、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面前,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地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
近年来,本届市委、政府在历届市委、政府工作的基础上,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为推动和发展生产力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去年召开的市第九次党代会上,市委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从阳泉的实际出发,围绕进一步促进我市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快速发展,适时提出了赶超发展战略,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这是市委、市政府在新形势下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中心。从一年来的实践看,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明显加大,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全市经济扭转了低速徘徊的被动局面,呈现出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开始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近期,市委、市政府又着手对阳钢实施破产重组,启动热电联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桃河综合治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项工程。这些重点工程都是实施赶超发展战略的具体步骤和实际行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和全市一盘棋的思想,都要进一步强化赶超发展意识,自觉服从服务于赶超发展这个大局,真正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人人为赶超着想,个个为赶超出力的良好氛围。
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执政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执政为民,是新时期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新概括。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党来自人民,代表人民;人民哺育了党,支持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年来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