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执政为民,是对我们党的新的考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一条真理。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不管是什么党、什么人,最后都要垮台。因此,只有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进一步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才能不断经受新的考验,夺取新的胜利,创造新的辉煌。
坚持执政为民,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抓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驾驭全局、应对风险的能力,统筹协调和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坚持执政为民,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现在,有些党员觉得自己特别能干,今天的“位置”是个人奋斗得来的,甚至抱怨组织上“早该用我了”,他们在领导岗位上不是想着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而是只图对自己、对家庭的回报。还有的干部认为,做“官”、当领导,关键是要有人看重,“权力是领导给的”,于是他们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甚至只对少数人、个别人负责,“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这些都是十分错误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来自人民的。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说到底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党的干部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是代表人民群众行使权力的。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固然跟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如果没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没有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没有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个人的本领再高、能力再强,也干不成事业。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jzm同志谆谆告诫我们“我们是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立志做大事,立的是执政为民之志,做的是执政为民之事。因此,每一个干部都要经常想一想,过去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深怀爱民之心,恪守爱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常办利民之事,要经常深入到基层体察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真正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爱什么,恨什么,认认真真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对群众翘首企盼的事情,一定要下功夫抓好,尽快见到实效;对损害群众利益、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要采取果断措施抓紧解决。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不断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里。只要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就一定能排除一切阻力,冲破一切障碍,不断夺取改革和建设的新胜利。
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先进性是党的一面旗帜,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回顾我们党年的历史,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人民推翻旧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新制度,靠的是党的先进性;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靠的也是党的先进性。在新的世纪,保持党的先进性仍然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有力保障,先进性又是党执政的基本资格和条件,只有保持先进性,才能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保持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但是,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过去的先进性不等于未来的先进性,先进性也要与时俱进,jzm同志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目的就在于使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永远立于时代潮头,始终保持先进性。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市各级党组织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各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