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做到“民需我做、民困我帮、民忧我解”。二是坚持“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调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居民的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同时,使社区内的单位和居民最大限度地共享社区资源,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三是坚持“完善体制,有序管理”的原则。按照责、权、利一致的要求,着力改革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完善“一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管理体制,明确社区居委会职能,理顺社区居委会与政府及街道相互间的关系,实现有序管理。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我市特色的社区居委会建设新路子。五是坚持“五不变”的原则。“村改居”后在过渡期内实行“五不变”原则,即:本村辖区基本不变,土地、财产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涉农政策不变,户口性质不变。
(三)把握四个关键环节,促进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一,抓紧进行社区居委会挂牌工作。今天,×××山子社区居委会进行了揭牌仪式,为其它社区居委会的挂牌工作提供了一个样板。各街道要实行领导包靠居委会责任制,具体安排好这项工作。在举行挂牌仪式的同时,对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一次再发动、再宣传、再动员。挂牌仪式主要由社区居民代表、驻区单位负责人以及社区内的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参加。为了使挂牌仪式不走过场,每个街道都要拟定统一的主持词,下发到每一个社区居委会。整个挂牌工作要在九月上旬完成。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公章也要在十月一日起开始启用。
第二,选好配强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要正常开展工作,必须有一支素质高、能办事的工作队伍。因此,在人员配备上一定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村改居”的社区居委会,继续使用原村委会班子;“市场型”社区居委会班子组成由街道和业务主管部门共同商定,承担市场管理的人员,可优先聘用;“企业型”社区居委会班子组成由企业与所在街道共同商定,可先由企业推荐组成人员名单,并上报街道备案;“小区型”社区居委会班子组成由所在街道负责,居委会主任由街道直接下派,其他成员通过招考聘用。新设立的社区居委会,实行社区党支部书记与居委会主任“一人兼”。其他需要的干部(治安协管员),由人事部门从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富余人员中安排,不足部分面向社会招考录用。这项工作要在九月底完成。同时,街道办事处和市民政局要加大对街居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对新任职的社区居委会成员要进行岗前培训。
第三,切实抓好社区党组织建设。在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工作中,要坚持以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管辖范围确定后,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要结合社区内的党员情况,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直接管理的党员在人以上的,成立党的委员会;人以上的,成立党的总支委员会;在人以下的建立党的支部委员会。社区党组织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社区内暂住人口中的党员和没有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党员,以及与原单位已脱离劳动关系的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原则上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各类经济社会组织的党员既要接受所在单位的组织领导,又是要积极参加居住地社区党的活动,尽快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居民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各类基层组织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第四,建好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场所和服务场所。各街道办事处、各居委会及有关部门要集中力量搞好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和服务场所建设。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每个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场所原则上不低于平方米,拥有“四室、两站、一校、一场所”,即党支部居委会办公室、警务室、计划生育服务室、阅览室,社区服务站、卫生保健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