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有较强的业务综合能力
信访干部要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除了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综合能力。
一要有较强的文字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作为处在一线的信访干部,整天与信访人打交道,查处案件需要调查取证,查结案件需要写结案报告,有些经验要总结,有些材料要把关,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文字水平,何谈会做好信访工作?在工作当中我们难免向领导汇报案件情况,同时还要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通过语言交流感情、交流思想,说服教育群众。如果你缺乏口头表达能力,说话颠三倒四,语无伦次,不得要领,领导怎么会满意?群众怎么会理解?公众认可程度又怎么会提高?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较强的文字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这只有在以后工作当中加强学习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要有较强的群众工作能力。大家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整天与群众打交道,如果你整天书生气十足,态度傲慢,高高在上,群众就会远离而去,或者敬而远之,怎么能说服教育群众?和什么人打交道就要说什么话,该解释的要解释,该教育的要教育,该多侧面做工作的要多侧面做工作,要学会用群众的语言、朴实的感情同群众交流,只有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鱼水相融,在相互交往中产生感情,群众才会理解支持我们,做起工作来也才会得心应手。
三要有综合分析和推理、判断能力。新的形势下,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作为信访工作一线人员,面对改革、发展触发的种种矛盾,面对利益格局调整引发的种种纠纷,要耳聪目明脑灵,要善于发现捕捉社会矛盾,善于动脑分析研究、推理、判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杂乱无章的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从主要矛盾中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加以解决。否则,忙得你团团转,理不出头绪,解决起来要么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要么把事情办得一团槽,怎么能树立起我们的良好形象?
四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信访部门是一个综合协调部门。从信访工作实践中可以看到,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有的是关于个人的问题;有的是涉及部门和单位的问题;有的是反映某个领导或干部的问题;有的涉及到本乡镇、本系统两个甚至多个部门的问题。要协调处理好以上信访问题,就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加强沟通。
五要讲究工作方法。大量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农村的矛盾,常常是错综复杂,是与非、理与法,往往是相互渗透交织,很难处理。但深入分析这些矛盾的原因,并不是我们对矛盾的认识不到位,而是由于具体处理过程中方法上有问题。因此,建议大家都学一学唯物辩证法,增强我们处理复杂矛盾的技巧,特别是提高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在具体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任何矛盾的形成都有一定的背景和过程,它的外在表现有主有次,它的发展也会时隐时现,时缓时烈,我们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适情、适时、适度,宜急则急,宜缓则缓,宜严则严,宜宽则宽,既不可急躁冒进,盲目蛮干,又不可推拖延误,错过时机。对无论是隐蔽还是外显的矛盾,都要做到知微见著,胸中有数,应对有策,处理有方。要善于把握化解矛盾的时机,对于能够通过冷处理解决的,就不一定采取过激手段,以免留下潜在的矛盾隐患;对不严厉查处就不足以平息群众情绪,甚至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矛盾,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就必须当机立断,处置到位。总之,在具体工作中要灵活掌握,因情制宜,一案一策,尽量把大量社会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乡镇和部门,以维护全县稳定发展的大局。
六要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作为信访干部必须带着深厚的感情去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善待群众。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中,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情问题始终是基础,是关键。如果缺乏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这不仅是党性问题,也是品质上的问题。作为信访干部,就应该扑下身子,走村串户,到群众中去下访,联络感情,体察民情,深入调研,这是掌握情况、找准矛盾症结、处理矛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