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开展乡村旅游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我县农家游或叫乡村旅游的成绩与差距 乡村乡村旅游是以农家庭院为单位,农村的区位优势、生产条件、耕作方式、田园风光,利用农家庭院、花圃、果园、菜地、农田等自然条件和风土民俗,吸引城市游客,开展集观赏、采摘、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观光经营活动。随着我县坝上生态观光旅游逐步发展壮大,为了延伸产业链条,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2005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乡村农家游的决定。经过一年来正确引导和精心扶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家游发展初具规模。2005年全县共发展农家游10xxxx,涉及哈里哈、棋盘山、龙头山、御道口、山湾子、围场镇、四道沟等1xxxx个乡镇,年接待游客7.xxxx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xxxx元。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哈里哈乡扣花营村的集中连片发展;棋盘山镇实行了领导干部包户制度;龙头山乡结合移民新村建设,统一对农户进行规划设计;四道沟乡李艳军自己创办了“农家游旅行社”等等,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总结,为农家游的进一步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在发展农家游过程中,全县共改造小街小巷58处,硬化路面856xxxx米,种植各种树木800xxxx棵,裁植花卉2000xxxx株,新建和改建房屋30xxxx间,改厕57间,购置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173台件,累计投入资金达到30xxxx万元,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三是保障机制日趋健全。为加大对农家游的培植力度,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旅游、卫生、土地、环保、物价、建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乡镇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并明确一名副职领导干部具体负责。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施意见》、《发展乡村旅游农户奖励办法》、《发展乡村旅游业考核办法》、《农家游开业基本条件》等规范性文件,部分乡镇还成立了农家游产业发展协会。日趋健全的保障机制为农家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四是帮扶力度不断加大。2005年,县委、县政府对4xxxx示范发展户明确了4xxxx帮扶部门进行帮扶,帮扶部门不仅帮农户筹集资金、物资、规划设计,还帮农户对外宣传和介绍客源,收到了良好效果。如县委办、政府办在帮扶过程中不但为农户解决了实际困难,还为所帮扶的农户带去了一大部分客源;计划生育局通过“幸福工程”项目,主动为积极性高的xxxx农民提供xxxx多元周转资金;县交警大队在没有确定帮扶任务的情况下,主动上门进行帮扶。据统计,全县帮扶部门帮扶物资累计达1xxxx余元,帮助农户介绍客源达1.xxxx人次,为农户增加收益2xxxx万元。通过帮扶部门的大力扶持,不仅为农户解决了实际困难,排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还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百姓的一致赞同。五是发展氛围日益浓厚。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和外出学习参观考察,不仅使农户感受到了农家游为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还拓宽了农户视野,更新了观念,增强了信心,逐步实现了由政府推动发展向农户主动发展的转变。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县发展农家游是大有可为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我们可以看到的好处大体上有以下几点:首先,发展农家游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就业。通过外地的经验和我们自身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乡村旅游可以达到“开发一方景区、繁荣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益。从而使广大农民参与到“大旅游”中去,并从中得到实惠。是贫困地区走开放式扶贫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从我县农业生产和旅游发展现状看,当旅游旺季来临之际,正是我县农业生产农闲之时。农民放下手中的农活儿,敞开农院,广纳全国各地游客,从事旅游服务和务农两不误,将农业生产和旅游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其次,有利于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开展乡村旅游强调的是充分利用乡村地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众多的无形资产(如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具有投资少、效益高、回收快等特征,相对于其它产业发展更具有比较优势,市场风险也相对较小。农户只需将自家庭院加以硬化、绿化、美化、改水、改厕,并且购置一批厨房餐具,经过必要的学习培训,在县旅游部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