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加大对干部实践锻炼的力度,使干部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益。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对比思考,学习借鉴,及时吸取新理念、新知识、新经验。
二是要以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着力点,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新进班子成员的民主集中制教育和集中培训,不断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要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明确党委、党组讨论决定重大问题的范围,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办事。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配备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同时要做好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选拔工作以及后备干部的考察认定工作。通过下派任职、上挂锻炼、交流轮岗等方式,把干部放到多个岗位上经受锻炼,开阔视野,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谈话诫勉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和不正之风。
三是要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的,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好“三级联创”活动。今年力争使全县70以上的乡镇党委达到“五个好”要求,60以上的部门成为群众满意的单位。要抓住州上对无办公场所的村给予xxxx元补助的机遇,争取年内解决全县村级组织无场所办公问题。要多渠道、多途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清退出来的行政事业单位和财政供养人员占用的农村集体土地,要交给村集体,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05年,我县集体经济积累xxxx元以上的村要达到80以上,力争消灭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和农村“三老”人员待遇。今年,州上将启动在职村干部和农村“三老”人员参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和大病住院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同时,建立在职村干部及农村“三老”人员养老保障制度,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和农村“三老”人员老有所养的问题。要畅通村干部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的渠道,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些年富力强、政绩突出的村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和公务员队伍。继续选派机关干部到村里任职,加大从“五大”毕业生、优秀退伍战士和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的力度,提高乡村干部的综合素质。按照留得住、用得上的要求,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基层组织后继有人。
要认真抓好城镇社区党组织建设,从“服务社区群众,落实党建队伍、落实办公场所、落实活动经费”入手,进一步理顺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以镇党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基层党组织、党员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新格局。要按照“一社区一支部”的要求,力争为每个社区居委会配备2—xxxx工作人员。今后在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住宅小区建设中,必须配套建设相应比例的社区服务设施。要多渠道增加对社区经费的投入,逐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企业党组织建设,要坚持和完善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和部门党组织负责人企业党建联系和指导员工作制度,逐步建立企业党组织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领导体制,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工作、促进发展。今年是我县实施“十五”计划的重要一年,要完×××委九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达到7.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以上,达到347xxxx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达到2.2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xxxx以上”的奋斗目标和今年计划实施的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道路、抗震安居工程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全县各级党组织都要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2332”经济发展思路,正确处理好教育活动与经济建设、各项工作的关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在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各项事业发展上不断出实招、求实效。绝对不允许因为抓党员先进性教育而耽误本单位业务工作正常开展;绝对不允许因为抓党员先进性教育而影响到全县经济及社会发展各项指标的完成;绝对不允许因为抓党员先进性教育而给各族群众带来任何负担。要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来推动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确保全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