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来电、来信举报81件,来访举报11件。立案查处各类违纪案件35件,结案35件,结案率100%;处分党员干部 36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31人。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中,副科级以上干部1人,一般干部4人,其他人员31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进一步治理。对教育乱收费进行了专项治理。严格规范了“一费制”收费办法、范围和标准,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查处教育乱收费问题5个,涉及金额15万元 ,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进行了集中治理。全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350万元,占药品总额的 45%。集中整治了医药市场,认真查处假劣药品和过期失效药品。继续抓好农民减负工作。对全县16个乡镇“农业附加”、“两工”和报刊摊派进行了治理,退还农民不合理负担18万元。另外,通过“双评”工作,各参评部门和单位共整改问题15个。同时,继续开设“行风热线”直通车和行风民意信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
(四)深化改革和创新思维,使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进一步加快。
首先,大力推行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投资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等“四项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不断深化。对全县36个部门、211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统一审核,确立保留行政许可项目144项;对37个部门的15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了清理,取消了12项。对保留的审批项目,也简化了审批环节,规范了审批程序,加强了审批管理,增强了透明度。财政体制改革取得进展。逐步实行国库资金集中统一支付,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控制不合理支出,加大了对“小金库”的清理力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初见成效。推行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等相关制度。2006年,全县共通过公开选拔方式任用领导干部 14人,事业单位公开聘用干部149人。其次,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对工程招投标进行了严格规范。推行了土地出让公开制度,挂牌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5宗,土地面积7,969平方米,出让金额112万元。第三,进一步深化政务、厂务和村务“三公开“工作。凡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办事公开。另外,加强了对全县乡镇党委换届的监督检查,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使全县的换届工作科学、健康、有序进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