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3)二不尚书:范景文历任明朝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要职。他位尊权大,亲朋好友纷纷登门相求,他正人先正己,一律婉言相拒,还在大门口张贴“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大字,广为告知。从此百姓便敬称他为“二不尚书”。(4)三汤道台:汤斌在清朝岭北道台,为官多年,两袖清风,生活更是崇尚简朴,常以清水豆腐汤当菜。百姓给他起了个“三汤道台”美号,其意是赞美他:从政如豆腐那样清白,生活却像黄连那么清苦,而于世又如人参汤般具有滋补益处。(5)四知先生:杨震历任后汉刺史、太守、太常、司徒 等职。有一次途径昌邑,县令王窑趁夜色蒙蒙以十金相赠,说:“夜幕之时无人知晓”。杨震当即严辞拒绝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窑只得怏怏而去。此事传开,大家称赞扬震是“四知先生”。(6)五代清郎:袁聿修身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五个朝代,为人深沉,见识广博。他为官五十余载,清贫为本,始终如一,以从不接受别人馈赠而闻名,因此获得“五代清郎 ”之美称。(7)陆石将军。三国时的陆绩 ,学识渊博,执法刚正,深受孙权的器重,出任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等职,战功显赫,政绩昭著,当他卸任返回故乡苏州时,两袖清风,身无长物,导致归舟太轻,难抵海上风浪,最后只得叫人将岸边的石块搬上船去压舱,才得以顺利返回故里。为表达对这位清官的敬意,人们把他用来压舱用过的郁林石叫作“廉石”,称陆绩为“陆石将军”。
2、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要把政治坚定性和道德纯洁性统一起来,坚持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政治的坚定和道德上的纯洁是不可分的,只有政治上的坚定,才有可能道德上的纯洁。道德上的纯洁,也是政治上的坚定的必然要求和内在保证。二要把做人、做事和做官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却必须首先是好人。加强人品修养最主要的一条是要淡化“做官”心理,强化对党和人民无私奉献意识。要珍惜党和人民所给予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机会,努力为社会多作贡献,为人民多办实事。三是把自律和监督结合起来,过好权力关、金钱关和美色关。要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对个人来说,自觉接受监督和批评,虚心纳谏,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不败的重要保证。四要把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的管理统一起来,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一天24小时,除了上班8小时,其余时间处在自由支配之下,作为个人来说,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做到8小时内为干部群众作表率,8小时外为社会作示范。要坚定信念,牢记身份,重视自身形象,以自己的言行为党、为建设局增光添彩。五要把大节与小节统一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小节并非无害,小洞不补就会有大洞吃苦之虞,一些干部走向腐败往往就是从接受一次吃请、一瓶酒、一条烟开始的;小事实际上并不小,人民群众就是从这些小事来看待我们的党,来评价我们政府部门的,因而是事关党和政府形象的大事。修身要从点滴做起,只有管住小节,挡住诱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经受住各种考验,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
3、要克己自律,做到“四个管好”
一要管好自己的手,不要做错事。领导干部手中都握有人民赋予的大大小小的权力,在对待和使用权力上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一种是依法办事,秉公用权,对党负责,为民谋 利,这是领导干部对待权力应有的态度。另一种是滥用权力,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搞见不得人的权钱交易,违法违纪。管好自己的手,就是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用权,怎么样用好权的问题。二要管好自己的脚,不要进错了门。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都要检点生活作风,做遵守社会主义道德的模范。当今社会,五光十色,诱惑人的东西很多,必须把握住自己,凡是与身份不符的地方都不能去。三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胡吃乱说。作为一名干部,管好自己的嘴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嘴巴上的腐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些人的精力不是主要用在工作上,而是热衷于在同事、同乡、朋友之间吃吃喝喝。第二,有的人政治观念淡薄,讲一些不负责任、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话。这些问题的存在,降低了领导干部的身份和品位,容易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好“进口关”,不要“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要珍惜人民的血汗,做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模范,同时,要把好“出口关”,做到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讲话要坚持原则,注意分寸,不该说的坚决不说。四要管好自己的眼睛,不要看错了人。古人讲过“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实践表明,因交友不慎而犯错误的不在少数。分析一些领导干部的堕落轨迹可以看出,交友不慎是腐败的“孵化器”、加速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一旦有了官位,这样那样的“朋友”就会纷至沓来,有求你办事的,有让你牵线搭桥的,有借机联络感情、搞长期感情投资的。因此,对领导干部来说,交际绝非生活小节,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