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把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一同部署、一起用力、一并落实,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二、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扎扎实实地做好今年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今年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主题,严格执行国家一法三规和省《条例》,进一步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坚持抓落实、求实效、抓创新,求突破、抓典型、促提高,加快建立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推进群众实行计划生育自觉、自主、自治进程,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一)坚持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一是要继续加强对薄弱村的整治。积极组织开展整治薄弱村回头看活动,认真排查后进村,落实帮促责任制,力争年内全区非村民自治合格村降到xxxx以下,努力构筑村两委、计划生育专职干部、计划生育协会三位一体的村级管理体系,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二是要加强城区社区计划生育建设。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建设之中,进一步健全社区自治网络,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工作措施和服务制度,全面推行属地化管理,依法落实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按照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原则,和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统一、协调、规范的工作机制。三是要加强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管理。健全单位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现居住地为主的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真正做到人口流动到哪里,管理服务就跟到哪里。四是依法加强管理。以一法三规和省《条例》为准绳,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群众的婚育行为为目标,积极探索双向约束、双向规范的有效途径。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和有奖举报制度,健全区、乡、村计生执法监督网络,把计划生育工作真正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建立起群众自觉守法、干部公正执法、社会广泛监督的依法治理的新格局。(二)大力加强晚婚晚育工作,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针对我区结婚人数急剧增加,晚婚率大幅度下滑的实际,平抑出生高峰。一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切实把教育、引导工作做早、做细、做实,让广大婚龄、育龄青年自觉地实行晚婚晚育。二是要把晚婚晚育纳入村民自治章程、村民公约之中,作为计划生育评优树先的重要条件。三是加大对晚婚晚育工作的考核力度。区、乡考核方案要拿出一定分值,奖励晚婚晚育好的乡镇和村。四是要认真制定和落实晚婚晚育的奖励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适龄群众自觉实行晚婚晚育,多管齐下,合力攻坚,努力提高晚婚晚育率,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会后,各乡镇都要尽快对本单位的晚婚晚育、人口计划指标情况进行一次专题研究,制定出加强晚婚晚育工作的措施和办法,通过宣传、激励等措施,千方百计与未怀孕的育龄群众协商签定推迟怀孕的协议书,不能突破责任书下达的人口计划。区民政局要与计生部门有机配合,密切协作,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晚婚工作,为计划生育工作再做新贡献。(三)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优质服务。要以三级联创(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创建计划生育模范村)为载体,大力开展多层面、全方位、系列化优质服务。一要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按照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思路,依托人口文化大院等主阵地,通过光盘进家、宣传品入户等形式,广泛开展双进、双建活动,推动先进思想、文明观念、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进村入户,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努力构建新型生育文化,提高人口文化的品位。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要按规定配齐配强、培训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切实提高计划生育专业技术队伍的技术水平。要积极探索改革计生服务站用人机制,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专业技术人才,依靠名医效应创名站、增效益。三要明确服务重点。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卫生、计生部门要密切配合,深入开展优生优育宣传咨询服务,通过采取免费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继续加强婚检工作,坚决把好第一道关口。要加大对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治理力度,严厉打击违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行为。要在做好基本项目免费技术服务的同时,大力实施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三大工程,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殖健康需求,推进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生殖保健服务目标的实现。(四)强化政策推动,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依据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进一步完善区、乡、村相配套的政策体系,确保优先、优惠、奖励、扶持、保障、救助六位一体政策的落实到位。特别是制定和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计划生育养老保障、计划生育社区服务及属地化管理、生育保险、计划生育贫困户救助等政策。要在健全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生育等社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