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满足老百姓平安稳定的基本需要,老百姓就很难安居乐业,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收益和成果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是我们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全区上下必须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平安新城”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础工程切实抓紧抓好,务必早见成效。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创建“平安新城”是一场“人民战争”,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与参与。要采取多种形式,让群众更多的了解创建、支持创建,组织、动员广大群众积极的参与创建。
二、以扎实的措施、创新的精神推进创建。开展平安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作。全区上下要把创建“平安新城”活动,作为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大战略措施来抓,努力营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规范有序的治安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诚信公平的投资环境、安全放心的生产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为扎实推进“平安新城”创建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我区在总体思路上要坚持抓住一个核心,围绕三个确保,突出五个重点,实现四个转变。抓住一个核心:就是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围绕三个确保:一是社会安定。就是要确保我区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二是城市安全。就是要确保我区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始终保持一种动态稳定与和谐状态,具备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人民安居。就是要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秩序良好的治安环境、安全放心的生产环境和安宁祥和的生活环境,使人民群众有较强的安全感。突出五个重点:就是在全区重点开展“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单位、平安市场”的“五建”活动。实现四个转变:就是要从单纯依靠主管部门抓治安防范,转变到全社会齐抓共管上来;从只重视专门机关“打防控”,转变到既重视专门机关力量又重视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范上来;从采取一般性的技防措施,转变到充分发挥新的科技手段增强社会防控能力上来;从各自为阵的治安防范,转变到建立整体联动防范长效机制上来。总体目标就是要通过五年左右时间,努力使全区9xxxx以上的街道达到省市平安创建标准,通过省级平安区(县)验收。
各街道、政法各部门和各综治成员单位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拓宽领域,创新方式,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一要突出抓好化解各种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和谐社会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创建“平安新城”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现,新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近几年,我区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明显增多,就是矛盾凸显的显性表现。创建“平安新城”,必须从矛盾最大的地方抓起,从问题最多的地方改起。要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要进一步健全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重点抓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强化社会联动调处,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力求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认真贯彻《信访条例》,正确对待群众的合理诉求,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逐步理顺情绪,减少矛盾发生。要正确对待和应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研究规律,掌握政策,讲求方法,加快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
二要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严打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手段,是创建“平安新城”的重要任务。创建“平安新城”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公众的安全感和提高社会的安全度。目前,从省市反馈的公众安全感测评结果来看,我区在全市还处于比较靠后的水平。这也是影响我区创建工作的主要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各级政法部门要继续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重点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两抢一盗”等侵财性、多发性案件,以破大案、破现案、多破案、快破案为目标,突出抓好日常打击、专项治理和集中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侦查破案机制,把“重典治乱”落实到严打斗争的全过程,确保对刑事犯罪打得狠、打得准、打得及时、打得彻底。要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设,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加强对重点部位、地段的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