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村级组织正常高效运转。要认真落实村班子星级化管理、预警防瘫、村级工作十项制度、后备干部"三推双考"等制度,不断提高村班子建设整体水平。要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形式,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要认真组织实施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凝聚力"工程,扎实推进社县党建"双示范"工程,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党的影响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把上级指示精神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机制,解决新问题,稳固基础,凝聚人气,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3、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锻造事业发展主力军。党员队伍是党在基层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要继续深入实施"先锋"工程,开展好争创"五个好"党员、"凝心聚力谋发展、廉洁勤政干事业"等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干事创业,充分发挥党员在各行各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要健全完善党员管理监督机制,继续深化落实农村党员"三定双联"管理制度,对党员实行设岗定责、目标管理,切实增强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要充分发挥县乡党校、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阵地作用,切实抓好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以党章为重点,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增强党员队伍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自觉性。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党员,保护和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积极创造条件,妥善解决好生活困难党员、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党员、下岗失业职工中的党员的实际困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构建和谐××,必须牢牢把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个关键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条基本特征,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说到底,关键就是一个社会环境的建设。我们必须全面把握、科学认识,切实落实到构建和谐××的实践中去。
1、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切实维护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道理。当前,全县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各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影响党委、政府形象,甚至影响全县发展进程。各级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性任务,按照"三无两确保"的目标和"不出事、快发展"的要求,坚持"责任下移、重心下移"原则,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公开接访、信访稳定责任追究、信访问题双向承诺等制度,建立完善信访稳定长效机制,扎实开展"严打"和社会治安综合整治,认真搞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进一步巩固"平安××"建设成果。
2、坚持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公民。要以建设"诚信××"为主线,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唱响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主旋律。要深入开展各项群众性的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生态村、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教育群众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破除陋习、移风易俗,培养群众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切实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发展高中阶段和职业教育,特别是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公民。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3、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也是我们事业前进的坚强后盾。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庄规划、环境卫生、治理污染、城镇绿化,加快实施村村通柏油路、自来水、客车、有线电视、沼水工程等工作,努力建设"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要切实抓好养老保险、就业再就业、合作医疗、文教卫生、计划生育等工作。要切实搞好对特困群众、城镇下岗职工、残疾人、农村五保户、老党员等重点人群的帮扶,真正让发展惠及人民,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志成城,共谋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