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
因此,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应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入手,本着科学灵魂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主动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就在网络化背景下如何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工作的渗透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多作些有益的探索。
1、充分利用网络的文化传播与教育功能,加快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建设。
网络,作为文化阵地的一部分,与传统媒体有着同样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党要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首先就必须弘扬先进文化,以先进的文化占领各个文化阵地,包括网络文化阵地。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文化宣传阵地,先进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落后的、腐朽的,甚至封建的、反动的、反党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去占领。
笔者近日曾在搜狐网站上搜索“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网站,结果仅搜得网站2xxxx,与大量的商业网站相比,真可谓沧海一粟。可见,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我党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地位显得多么不相称。因此,我们首先应主动出击,积极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在网上建立更多的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门网站,大力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利用bbs等阵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做到网上有党的声音,有正面的声音,营造积极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据对因特网上输入、输出信息量的统计,美国这两项指标都达到8xxxx以上,而中国仅占0.xxxx和0.0xxxx。因此,我们只有充分占领了网络文化传播阵地,才能更加有效地向外界发布中国人自己的声音,大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精髓及优势,利用网络的文化传播功能,扩大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2、积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服务功能,增强其吸引力、感召力,提高其点击率。
根据cnnic的统计,在用户上网最主要的目的中,获得信息的达 46.xxxx,休闲娱乐的达 31.xxxx。因此,要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必须提高网站的服务功能,增强其吸引力、感召力,才能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点击率,扩大网络教育的覆盖面。
网络的离散性结构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不可能相对固定。接收者的接收与否、接受与否,完全不由工作者来控制,网络用户完全可以用鼠标来自由投票。吸引更多的网上参与者将是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形式的生动活泼,内容的丰富多彩且实用,是决定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决定性因素。相对传统工作方式而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要特别在这一方面下功夫,才能够把更多的人凝聚到自己的周围。同时,更好地发挥网络的服务功能,利用和体现网络的交互性及实时性特点,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把握群众思想波动的情况,并热忱为其服务,及时给予信息反馈,还能让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无处不在的关注,增强对群众凝聚力和亲和力。
3、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充分发挥现有各类网站的作用,强化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发动社会的方方面面来参与,才能实现其目的。这也即是网络的思想政治化过程。首先,我们应加强网站管理,以完备的法律、制度来规范网络秩序,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国内网络大环境。在不影响网络空间现有活力的前提下,外在地加以一定的引导和控制。其次,是要求各站点都能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尽可能的支持。如果多数网站都能达到这一要求,则将对网络空间秩序的规范化起到自觉的表率和宣传作用。第三,要加快科技研究,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堵住安全漏洞,加强对电子邮件、bbs以及个人主页的管理,从技术上将非法信息和软件拒之门外。通过这些,必将大大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战线的整体实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4、加快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网络平台上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
目前我们的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停留在原有的工作方式上,对网络仍不太熟悉。因此,首先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驾驭网络的能力,建立一支既懂思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