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既是组织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组织工作的必然选择。在近年来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建设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给组织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推进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建设,要求组织工作必须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并以此确立工作取向,改进工作方法,使组织工作和组织系统自身建设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时代的要求,从而不断完善与外部信息交流更加紧密的运行机制。
注重以开放的理念来引领
“开放”是组织工作服务社会、贴近群众的重要途径。推进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建设,思想理念是前提。一是增强全局意识,始终关注、了解和熟悉全局,联系、把握和推动全局,把组织工作放到党的中心工作、全局工作中去思考和谋划,树立“大组织”观念,在工作中注意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通过统筹谋划、牵头抓总,形成合力。二是融入民主精神,积极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把群众公认作为组织工作的价值取向,不断提高群众的民主参与程度,使党的意志与群众意愿有机统一起来,着力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充分体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三是体现和谐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新要求,注重加强对领导干部发展、统筹、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激发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矛盾等能力。四是注重效能思维,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注意研究和把握人才的成长和使用规律,实现人才开发、利用效能的最大化。五是树立人本理念,积极探索人的全面发展规律,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既善于洞察和掌握人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又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关心,使组织工作更加贴近党员、干部和人才。
注重以创新的动力来推进
创新是组织工作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创新的精神来推进组织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实现开放。一是在领导班子建设上,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注重抓好“一把手工程”,通过评选表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等,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二是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要不断创新选人方式,通过定向公选县级干部,把竞争上岗从部门中层干部拓展到县级干部、从党政机关扩大到事业单位,使优秀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建设一支思想解放、干事创业、政绩突出、群众公认、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三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积极探索由党管干部向党管人才延伸的工作思路,通过“一个高地+七个平台”的人才开发模式,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狠抓“五支人才队伍”,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四是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通过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支部+协会”、“党员农贷快车”等活动,社区党建“共驻共建”活动,建立和落实非公有制经济联席会议制度等,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通过“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党代表常任制、社会评价等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五是在党员队伍建设上,要围绕“群众满意”的要求,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建立“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深化“双向培养”活动,大力发展年轻人才入党,不断为党员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注重以制度的功能来强化
科学规范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内在要求。科学规范的本质就是重理性、重程序,目标就是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归根到底,就是要加强机制建设,用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和实现组织工作的科学规范。一是坚持面向群众。按照群众公认的价值取向,大力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扩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考察预告、民主推荐的范围;坚持“两推一述”、差额考察、常委会和全委会票决干部等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推行干部考察定性定量线型分析等方法,客观公正、科学评价干部。二是注重科学考核。按照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根据不同类别、岗位、层次干部所履行的职责,提出不同的考核要求;提高绩效考核工作准确度,加强日常考核,客观评价干部的工作绩效;注重把考核结果作为奖励的重要依据和调整干部的重要参考。三是推行系统监督。根据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把组织监督、民主监督与制度约束统一起来,构建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