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注意收集、甄别用以确定损害数额的证据材料。在治安调解中,当事人双方特别是赔偿方往往会对损害数额提出异议,事实上,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受害方通过弄虚作假,提高损害数额来提高赔偿数额的现象。因此,要注意收集、甄别用以确定损害数额的证据材料,以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如1998年8月的一天上午,二位建筑老板为争某镇农贸市场搭建个体摊位而发生扭打。受害方被当场打得脸肿鼻青,在镇卫生院住院治疗数日后出院。经工作,双方都能接受公安机关系的调解处理。在确定损害数额时,经到卫生院进行核查发现,受害者在住院期间先后三次配用不属于治疗所需使用的补品药物,价值达170xxxx元,占总医疗费用的6xxxx以上。对此,不计入损害数额。另一方当事人知道此事后,非常感激地称赞:"办案民警认真负责。"在组织调解此案时,顺利地获得一次性成功,赔偿金当场付清。
四、治安调解时要主动控制局面
我们在组织调解时,要始终控制局面,维护和睦共商的调解气氛,避免和及时制止双方互相指责的现象,切忌把组织调解转变成组织吵架。
(一)、要正确选择、合理限制参与人参加调解。
1、对于疑难复杂的纠纷,组织调解处理时,要邀请司法人员参加联合调解。同时,可以邀请作风正派、在双方当事人面前具有一定威望的同志参加,协助我们做好调解工作。
2、对于思想固执或对调解心有顾虑的当事人,可以在其亲戚、朋友中寻找能说服他的同志,并邀请配合我们做好调解工作,这就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方法(这一方法用在疏导缓解矛盾方面同样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进行调解时,当事人各方参与人宜1-xxxx。如果当事人各方不加限制,就会出现人多嘴杂、注意多,易意见不一发生争吵而影响调解。
(二)要多做教育、疏导工作。帮助当事人学习有关法律,分清是非,明确责任,摆事实讲道理,以理以法服人;在语言表达和表情态度上,使当事人感到我们严肃认真、诚恳热情、句句在理易接受。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疏导工作,化解矛盾、缓和对立情绪,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纠纷。避免冲突发生。
(三)调解时要随机应变。调解的民警要根据当事人各方的意见、态度等变化随机应变,不断调整和变更方法策略。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建议的形式,提出方案供双方当事人商议,促使他们双方达成共识,最终达到调解成功的目的。
(四)注意对调解过程及结果保密。调解过程中,应当对当事人要公开,但对外不得随意透露调解的内容和自己看法,以免引起当事人周围无关人员胡乱议论和猜测,并传来传去,导致当事人反悔。
五、应当制作相应文书
治安调解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必须制作相应的文书:
(一)、《治安调解笔录》。《治安调解笔录》是指公安机关在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时,用文字的形式全面、真实地记载调解全过程的活动,是一种类似的法律文书。《治安调解笔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即治安调解笔录;
(2)、调解的时间、地点、调解人员;
(3)、参加调解的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概况;
(4)、调解事项和简要案情;
(5)、调解的法律依据,赔偿的有关项目、计算的标准等;
(6)、当事人双方协商的具体情况和内容;
(7)、调解的结果(调解不成功的要向当事人说明解决纠纷的途径)。
(8)、落款。调解当事人和参与人都要签名。
调解成功的,《治安调解笔录》随案存档。
调解不成的,《治安调解笔录》一式三份,当事人各执一份,调解机关存档一份,公安机关将《治安调解笔录》提供给当事人,作为民事赔偿起诉的依据,同时也是表明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时效开始。
(二)、《治安调解协议书》。《治安调解协议书》指双方当事人通过治安调解共同协商达到一致处理意见用文字记录的法律文书,一经双方当事人签名,就具有法律效力。《治安调解协议》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组成:
(1)、标题;
(2)、当事人双方人员的基本情况;
(3)、调解事项和简要案情;
(4)、达成协议的内容,即赔偿的事项和金额、支付赔偿的时间;
(5)、协议书的法律效力;
(6)、落款。
(三)、收条。当事人给付赔偿金的,原则上应当在民警的主持或见证下,由给付的当事人直接将赔偿金交给受害的当事人,受害当事人收到赔偿金后,应书写收条交给给付赔偿金的当事人作为证明材料。
制作的《调解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