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瑞典教育家胡森(t.husen)主编的《国际教育研究百科全书》。
③参见景天魁等著:社会公正理论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④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子曰: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本义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⑤出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
⑥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参考文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2.张玉林,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
3.钱小英,《日本学校教育中的“平等性”与我国教育观的变革》,四川党政网。
4.李立国,《教育公平辩析》,四川党政网。
5.吴忠民,《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走向现代的和谐社会—访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2004年第11期。
6.洋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辩析》,《党校函授教育资料选编》,2004年第4期。
7.资中筠,《论美国强盛之道》,《党校函授教育资料选编》,2004年第4期。
8.薛涌,《靠什么容忍贫富差距?—欧美经验的启示》,《党校函授教育资料选编》,2003年第4期。
9.都阳,《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日报》,2005年6月16日。
10.《教育不平等扩大阶层鸿沟中国教育公平受关注》,《南风窗》,2005年4月27日。
11.谈松华,中国教育面临一场触及文化、制度层面的改革?。
12.张贵珍,《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公平正义》,《中国经济时报》。
13.《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的演进及其整合前景与对策思考》,《×××社会科学院研究员》2002年11月4日。
14.姚永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机会公平的体制性问题研究》,四川党政网。
15.杨泉明,《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四川党政网。
16.翁文艳,《教育公平的多元分析》,《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1.3。
17.马和民许小平,《西方关于教育平等的理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1。
18.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概念之演变》。
19.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20.杨东平/周金燕,我国教育公平评价指标初探。
21.郭丛斌/侯华伟,《教育规模及教育机会公平对收分配的影响》,《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22.吕炜,《教育经费投入问题解析》〈中国财经报〉2005-03-08。
23.胡鞍钢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1995年12月。
24.胡瑞文,《我国不同地区九年义务教育进展情况的分析及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25.袁继红,《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5期)。
26.郑功成,《从福利教育走向混合型的多元教育体系——中国的教育福利与人力资本投资》,2004年7月29日作者应邀出席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的“科学技术、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为大会所做的主题学术报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 上一页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