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
10、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
11、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
12、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基本卫生保障制度;
13、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
14、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和谐的更本保障;
15、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16、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7、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
18、健全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统一的津贴工资;
19、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的保障体系;
20、第一次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21、第一次提出了十六个字的社会管理体制;
22、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针
23、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四个机制;
24、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应急管理体制;
25、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6、保护创新热情,完善创新的实践,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
27、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8、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29、第一次提出了反腐倡廉的战略战略方针;
30、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