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债务结构来达到目的。对负债结构主要审核总负债利率水平的变化(注意剔除贷款利率降低的客观因素影响)、高于总负债平均利率的债务额占总负债的比例变化、流动比率的变化(注意剔除资产负债率变化的影响)。
——资本控制率
资本控制率是反映企业在资本融合和产权多元化进程中,以现有资本或较少的新增资本,掌握和控制更多的资产或企业,来实现企业经营的规模化或多角化的一个经济指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资本经营的成果。
——资本保值增值率
这一指标是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在审核这一指标时,对股东增资、税收返还、资产评估增减值(不包括存货的评估增减值)等因素引起的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变化,要仔细分析其与企业自身努力的关系,只要这些变化与企业主观行为有关都应予以考虑计算。只有那些确与企业自身努力丝毫元关的因素,如政府政策性注资、资产评估中综合物价指数升降影响等等才应予以剔除。
2、企业兼并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
企业资本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形式之一是"兼并",包括承担债务式兼并、购买式兼并、吸收股份式兼并和收购(控股式)等四种形式("收购"从属于"兼并",两者不是并列概念),其基本特征是通过吞并或吸收其他企业法人财产,实现企业产权的转移。
对企业兼并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方法主要有:
(1)兼并活动决策的审核
兼并企业是一项既复杂又极具风险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兼并行动开始之前和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兼并一方的企业必须认真决策、精心组织、仔细操作。
(2)兼并效果的审核与分析
对企业兼并活动的成败不在于是否完成交易,而在于交易完成后的经营效果是否能如期实现。
3、外部资金筹措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
资金筹措是企业实施其战略性、战术性经营决策,保障企业持续经营和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必要前提。
现代企业的外部资金筹措主要是通过直接筹资(如发行债券、股票等)和间接融资(如向各种金融机构借款,企业间的商业信贷等)来取得新的现金流入。其决策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考虑了企业整体财务结构的改变,因此从这个意义说,外部筹资活动也是企业资产经营的重要环节。这里仅就企业债券发行和股本筹集等主要的企业外部筹资活动形式的经济效益审计内容作一些探讨。
(1)外部筹资活动决策的审核:(2)债券发行的经济效益审计:(3)股本筹集和其他外部筹资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
4、其他资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
上述粗略地探讨了企业兼并和外部筹资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的一些基本内容。事实上,企业的资产经营活动还包括其他方式,如工业(知识)产权的经营,企业产权的经营,大宗不动产的经营、期货当证券的经营等等,这些经营活动的决策模式和交易形式类似于产品(商品)经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些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与业务经营效益审计相类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企业资产经营的方式和内容会有更大的发展和变化,对这一领域的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方法也应按照形势发展的要求而不断深化和科学化。
(二)业务经营的经济效益审计。
业务经营的经济效益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生产力诸要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