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资产投资30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3倍。财政税收总量为4.2098亿元,是“九五”期间的5.25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036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885xxxx元。经济与税收的和谐发展,说明**经济与税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2000年以前电厂未建,**经济萧条,税收寅吃卯粮,财政困难。现在经济发展了,税收实现了大幅度增长,财政宽裕了,工资能按时足额发放,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
(二)非经济因素与税收的关系。非经济因素中对税收影响较大的就是目前的征管因素,它始终是促使税收增收的重要因素,并且每年的税收增收额都有征管因素在起作用。根据其对税收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长期性征管因素,对税收具有长久性的影响。如“金税工程”、“综合征管软件”、“纳税评估软件”等这类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征收管理水平实现质的转变。这种征管方式的转变将会产生持久的征收效果。二是一次性征管因素,它是要运用这类措施时才会对税收有影响。如清理以前年度欠税或查补税款,这类因素具有不确定性,不一定年年都有。另外对税收有影响的就是政策因素,如进行的消费政策调整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增值税改革,就是通过发挥税上调控经济的作用,引导和调节消费行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对**经济、税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经济决定税收,发展经济是税收增长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在指导思想上要树立经济与税收良性互动的观念,利用和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增加税收收入的目标。
(一)牢固树立税收经济观,即树立税收来源于经济、税收服务于经济的理念。用经济税收观指导税收工作,在制定税收收入计划时,要以经济作为税收收入计划的立足点,深入做好税源调查,认真分析预测,使计划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从经济到税收,取之有度,依法征税,大力培植税源,发展经济,使有税可收,我们既要反对“竭泽而渔”的做法,又要反对无原则的“放水养鱼”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税收经济观,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反对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做到公平税负,合理负担,发展经济,强国富民,使税收成为经济的调节器,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深入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要严格执法,加大税收违法处罚力度,严厉打击税收违法行为,增强震慑力,不断净化税收环境。要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税收专项检查,结合**实际,当前主要加大对涉煤行业的专项检查力度,深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改善税收执法环境。对偷逃税者严厉惩处,达到犯罪的,要按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同时,要分行业召开纳税人例会,曝光近年来的典型涉税违法案例,以点带面进行警示宣传,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打消个别纳税人偷逃税的侥幸心理,努力为各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
(三)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规范煤炭企业管理。税务机关应加大税法宣传的力度,经常向地方党政领导汇报和宣传税收工作,提高党政领导的税收法治意识。当前,政府应全力支持税务机关将煤炭生产企业全部纳入一般纳税人进行管理,税务机关要依托信息技术,强化税源监控,进一步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不断规范煤炭生产企业税收秩序,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不断发展和壮大企业经济实力。税务机关要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作用,深入各煤炭生产企业调研,掌握其生产经营情况,掌握基础数据,认真分析,准确测定煤炭行业税负。结合煤炭行业的特点,制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