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特别是农村团员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功立业。
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青年胸怀改变农村面貌的坚定信念,积极主动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繁荣农村经济、弘扬农村文明新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青年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勾画了美好蓝图,也为广大青年实现抱负、成就事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难得的机遇。各级团组织尤其是农村团组织要紧密结合青年的特点,凝聚青年的力量,发挥青年的优势,激发青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他们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蓬勃生机与活力。
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是动员广大青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共青团组织紧紧围绕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积极适应农村青年的发展变化,扎实开展了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保护母亲河行动、农村青年中心建设、乡村青年文化建设等工作,在动员青年参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打造了工作品牌,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要看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农村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地方基层团组织还存在着组织不够健全、服务能力不足等困难和问题,直接制约着团组织作用的发挥。从根本上讲,农村团的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没有成效,农村基层团组织能不能发挥作用,就是要看是否服务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否为农村青年成才致富提供有效帮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共青团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只有适应新形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创新载体,才能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有更大作为。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就是为了整合农村共青团工作品牌和团内外资源,构建以培育新型农村青年,发展农村青年文化,促进公共事业发展,创新青年组织形式为重点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的有效载体。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
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青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青年为根本任务,以竭诚服务农村青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为保障,构建统筹城乡、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开创农村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这里,我着重强调几个问题。
1.开发青年人才资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关键在人才。共青团组织服务农村经济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大批新型青年农民。要把开发青年人才资源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着力点,采取多种方式,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要抓住培养、凝聚、举荐、配置等关键环节,培养和造就新农村建设的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完善农村青年人才结构,壮大农村青年人才队伍。要着眼于培养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青年,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走出农村外出就业的青年具备熟练的务工技能,留在农村立志务农的青年掌握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提高他们参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要着眼于培养各级各类农村青年带头人,通过选送一批有较高觉悟、有创新意识、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优秀农村青年到高校、企事业单位、机关进修学习,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要引导那些向往农村、热爱农业的城镇青年、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发挥他们在知识、技能、资金等多方面的优势,引导他们到农村创业,使农村成为他们展示才华、实现抱负、建功立业的新天地。
2.服务农村青年增收,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在农村,青年的收入是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可以说,实现农民增收、家庭致富,关键在于农村青年。实践证明,农村青年增收的根本出路在于转移就业创业和发展现代农业。因此,各级团组织既要大力引导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拓宽农村青年的增收渠道;又要组织青年